不久,儘撤樓櫓防具,派城中百姓長者代替守城軍做使者,到燕王大營跪伏請降:“朝中有奸臣進讒,才使得大王您冒危險出生入死奮戰。您是高皇帝親兒子,我輩皆是高皇帝臣民,一直想向大王您投降。但我們濟南人不習兵革,見大軍壓境,深怕被軍士殺害。敬請大王退師十裡,單騎入城,我們恭迎大駕!”
燕王朱棣不知是計,聞言大喜。
出征數日,燕兵疲極,如果濟南城降,即可割斷南北,占有整個中原地區。
因此,朱棣忙令軍士移營後退,自己高騎駿馬,大張黃羅傘蓋,隻帶數騎護衛,過護城河橋,徑自西門(濼源門)入城受降。
城門大開。守城明軍都齊聚於城牆上往下觀瞧。
燕王朱棣剛進城門,眾士卒高呼"千歲到"預先置於門拱上的鐵閘轟然而落,旋即砸爛了朱棣的馬頭,知是中計的朱棣換馬急返,方得幸免一死。
朱棣大怒,以重兵圍城,鐵鉉伏在城頭,大罵朱棣反賊。
朱棣大怒,並用數門大炮轟擊城內,城將破,鐵鉉急將朱元璋畫像懸掛城頭,又親自書寫大批朱元璋神主靈牌,分置垛口,燕軍不便開炮,濟南城得以保全。相持之間,鉉又募壯士,出奇兵,騷擾襲擊燕兵,大破燕軍。“燕王憤甚,計無所出”。
姚廣孝向朱棣進言,回北平再圖後舉。燕軍遂於九月四日解圍去,從此南伐不敢再取道濟南。
後來朱棣奪取帝位後,回兵北上複攻濟南,並在河北一帶大肆屠殺百姓。
到達濟南,鐵鉉死守不肯投降,但終因寡不敵眾,城池陷落。
朱棣又設伏兵計擒鐵鉉,鐵鉉終於在淮南被俘,被押送到京師,盛怒的朱棣命令將他淩遲處決。
鐵鉉遇害後,其父母被發配到海南,他長子充軍,次子做了官奴,後來被虐待而死。
三十五歲的妻子楊氏和僅四歲的女兒也被籍沒為奴,淪為樂戶發配到當時的官營幾院做幾女,被輪乾。
教坊司做而當時建文諸臣的妻女們有多少落到這個下場。建文朝力主削藩和對燕王朱棣用兵的齊泰、黃子澄,因為他們的名氣和鐵鉉一樣大,所以他們妻女的下落才被史官們保留下來。
正是因為曾經無意中看過建文時期那些忠臣,所以朱雄英對於鐵鉉這個人很感興趣,隻是壓根沒想到,洪武老爺子很早就知道了鐵鉉,而且還給鐵鉉賜了字。
約摸行走了一個多時辰以後,終於來到了西江縣城。
眼前的西江縣城牆是用夯土堆砌起來的,城牆上亦有城門樓子等建築,隻不過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好像風一吹就要倒塌的樣子。
城門處的兵丁瞧見鐵鉉,急忙招呼,鐵鉉隻是簡單的揮手說:“忙你們的吧。”
城內主街兩側的是一些店鋪,店鋪有極少是用磚瓦堆砌,也有一些房屋是夯土修建的,由此可見西江縣並不是一個很富裕的地方。
衙門前的牌匾倒是挺新,隻不過其他建築看起來就很陳舊了。
洪武大帝抬頭看著四周的房屋,歎了一口氣說道:“十年前咱從這裡路過,當時的衙門就是現在這樣子,這麼多年過去了,一點樣子也沒變。”
鐵鉉拱手說道:“其實在下官看來,衙門已經是西江縣內最好的建築了,大多數百姓還住著茅草屋呢。”
洪武大帝沉聲說道:“百姓的日子還是窮,倘若是有錢了誰不想住好一點的房子呢,茅草屋夏天漏雨,冬天漏風,真不是個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