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之而來者,則是官員快樂精神的內在分化。
一部分官員仍然堅守“孔顏之樂”,不以貧賤而慕乎外,不以富貴而動於中,能夠做到安貧樂道。
另一部分官員則轉向基於“不知足”之上的“富樂”,甚至為了及時行樂而放棄官德操守。
待的朱雄英一番話侃侃而談以後,洪武大帝麵容嚴肅地問道:“大孫,這些事情,你都是從何處了解的?”
朱雄英聳聳肩說道:“其實也不必刻意的去打聽,繡娘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初繡娘的爹在南城兵馬司任職,每個月的奉銀,壓根就不足以養活一家四口,所以繡娘才會偶爾去繡坊接點私活用來貼補家用,而且繡娘還省吃儉用,每日購買的都是菜販子最便宜的那種發黃的菜,倘若是不這樣做,那麼她們一家,恐怕後半月就要借錢度日了。”
聽的朱雄英這番話,馬皇後深以為意地說道:“或許就是因為家境貧寒,才養成了繡娘那樣節儉的性子。”
洪武大帝看著朱雄英問道:“那你覺得咱該怎麼做?”
朱雄英淡淡地說道:“其實爺爺您要明白一個道理,清官永遠是清官,但貪官永遠就是貪官,這個因人而異,並不會因為朝廷提高了俸祿,有些人就不貪汙受賄了。”
洪武大帝問道:“既如此,那你為何還要提高官員的俸祿呢?”
朱雄英脫口說道:“隻是不想讓那些兢兢業業,清正廉明,真正乾事的清官為生活所迫。”
馬皇後深吸一口氣說道:“重八呀,俺大孫說的有道理呀,總不能因為官員中有極個彆蛀蟲,就要讓天下所有官員被生活所迫吧。”
馬皇後又說道:“俺覺得,是時候提高官員的俸祿了。”
洪武大帝站了起來說道:“大孫,你提出來的這個建議,咱會慎重考慮的,如果可行,明年咱就提高官員的俸祿。”
朱雄英輕輕一笑說道:“爺爺,這件事情,您可不能告訴任何人是我提出來的。”
洪武大帝不解地問道:“這是為何?”
朱雄英嘿嘿一笑說道:“您就說是我爹提出來的。”
洪武大帝笑道:“你又給你爹臉上增彩了。”
朱雄英笑道:“到底是我爹嘛,我總要替他考慮才是。”
馬皇後輕輕一笑說:“還是俺大孫孝順,知道為他爹考慮事情。”
洪武大帝問道:“那你為何不讓咱說是你的提議呢?”
朱雄英聳聳肩說:“我現在年紀太小是一方麵,其次呢,我並不需要這樣的威望來提高自己的名聲,相反,我爹是太子,倘若這件事情由我爹提出來,那麼朝中官員,天下官員都會因此感念我爹,到時候我爹處理政務,也就會方便許多的。”
洪武大帝輕輕點頭說:“你考慮的到挺全麵。”
閒來無事與洪武大帝,馬皇後閒談片刻以後,朱雄英就隨著玉兒,去往揚子江畔去查看作坊建造的如何了。
兩人乘坐馬車去往作坊,顛簸的道路使得玉兒時不時的倒在了朱雄英的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