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孫殿下還說了,對於教養孩子,不能一味的用棍棒解決問題,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如此以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們想想,咱們教育孩子,不都是拳腳相加嗎?以至於孩子以後見了我們都有些害怕,以至於不敢和我們說話,其實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膽小怕事,泯滅了孩子的天性,而皇孫殿下,之所以寫出這樣的文章,估摸著是想通過這件事情,引起人們的反思。”
:“你說的似乎有幾分道理呀。”
:“嗨,這隻是我的一些淺見,你們都回去想想,不就行了嗎?”
此時此刻,亦有許多的父母,詢問著孩子。
:“大朗呀,爹我平時打你,你恨爹嗎?”
:“那,那,那個……”
:“大朗,你彆怕,爹就是問問你,便是你說錯了,這次爹也不打你。”
:“您,您,您打我我的時候,我自然是恨您的。”
:“那爹以後不打你了,你會怎麼想?”
:“孩,孩兒,孩兒一定會孝敬爹爹的。”
此時的禦書房內,毛驤再次前來。
洪武大帝問道:“打聽的如何了?”
毛驤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朱雄英,小心翼翼地說道:“秉聖上,今日京師比以往熱鬨了許多,各大酒樓,茶館內都在議論殿下寫的那篇文章。”
:“他們都在議論什麼,你說說。”
毛驤輕聲說道:“百姓們的評論大體就是兩種聲音,其中一部分人認為聖上您太嚴格了點,而且認為您打皇孫殿下這種做法不對。另外一部分人則沒有評論聖上您打殿下這事,反而說皇家與百姓家並無二致這樣的話來,說是聖上您望子成龍的心也比較急切,所以才打殿下等等之類的。”
聽的毛驤這番話,洪武大帝嘀咕道:“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
洪武大帝隨即看著朱雄英問道:“大孫呀,有沒有興趣隨咱去宮外轉轉?”
朱雄英笑道:“有何不可呢?”
洪武大帝與朱雄英喬裝打扮一番以後,出了西安門來到了大街上。
興許是許久未曾出宮了,洪武大帝看什麼都是一副新鮮的模樣,也趁機讓樸無用買了幾個新鮮出爐的燒餅之類的點心,一邊走,一邊吃的不亦樂乎。
看著擦肩而過的百姓,看著那些熱情洋溢招呼著賣主的攤販,看著店小二賴洋洋的搬個小板凳坐在門口,看著三教九流的新鮮麵孔,朱雄英又一次陶醉其中。
儘管日日都會出宮,但像今日這般閒著瞎轉的機會也不多。
看著這些陌生卻又熟悉的麵孔,朱雄英感觸頗深,倘若不是因緣際會來到大明,恐怕這些先祖們,朱雄英是沒機會見一麵的。
有些人儘管就在身邊,然而想見一麵卻也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