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兩黨之爭(2 / 2)

此景的確是美妙至極。

就在朱雄英欣賞著周邊兒的景色時,徐妙錦湊了上來嘻嘻笑著說:“殿下,您不覺得最近少了些什麼嗎?”

朱雄英不解地問道:“沒少什麼呀。”

繡娘嘻嘻一笑說:“殿下,您真笨,妙錦妹妹再說您最近沒做什麼詩詞呢。”

朱雄英恍然大悟,看著姑娘們說道:“就這麼迫切地想聽一聽我作的詩詞嗎?”

徐妙錦嘟著嘴說道:“那可不。”

馬皇後一臉慈愛的看著朱雄英說道:“大孫呀,要不你試試,奶奶也想聽呢。”

朱雄英歎了一口氣說道:“既如此,那就滿足你們的好奇心吧。”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說道:“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應天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恬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待得朱雄英這首詞落下以後,馬皇後輕聲問道:“想家了?”

朱雄英點頭說道:“是想家了,想爺爺了。”

馬皇後又問道:“就不想你爹?”

朱雄英搖搖頭說道:“我爹時不時的會訓斥我,打我的,我才不要想他。”

馬皇後撫摸著朱雄英的腦袋說:“其實你爹也是關心你的,隻不過他時常被朝廷裡的事給煩著,心情不佳,所以才會訓斥你。”

:“哎,合著我就是一個受氣包,爺爺不高興了打我一頓,我爹不高興了訓斥我一頓。”

聽得朱雄英這樣的話,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馬皇後輕聲說道:“大孫呀,有時候呢,你也要理解他們,畢竟朝廷的事情的確是挺多的,就像現在高遠的貪汙案,誰也沒想到會牽扯到那麼多人,估摸著你爺爺又睡不著,吃不下了。”

朱雄英嘀咕道:“就是些貪汙腐敗的事情,發什麼愁,該判的判,該問罪的問罪,不就行了嘛。”

馬皇後看著朱雄英說道:“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貪汙,而是兩黨之間的鬥爭。”

朱雄英詫異地問道:“怎麼還牽扯出黨爭來了呢。”

馬皇後歎了一口氣說道:“關於淮西黨和浙東黨的鬥爭,其實從你爺爺還沒建立大明時,就有了,隻不過近幾年兩黨之間的鬥爭越發激烈了一些。

所謂的浙東黨和淮西黨,指的其實就是明朝初期,朝堂上的兩派官員。

一派官員大多出身淮西,另一派官員大多出身浙東。

因為出身地域不同,這兩派官員各自抱團。

然後為了自身的權勢,相互鬥爭。

這其中,淮西派官員以李善長、胡惟庸,以及很多出身淮西的開國武將為主。

而浙東派官員,則是以劉伯溫和宋濂等文人為主。雖然宋濂與劉伯溫也已告老還鄉,不在朝堂做事,但其背後那些文官仍舊以兩人為領袖。

曆史上,從朱元璋登基開始,雙方就開始圍繞著朝堂話語權,長期進行鬥爭。而這場鬥爭,一直持續了十多年的時間。期間更是引發了幾次著名大案,讓洪武大帝多次大開殺戒。直到殺了好幾輪之後,近乎把這兩派官員都殺絕了,這才讓這場黨爭結束。

現在的問題是,隨著朱雄英堅挺的“活”下來,而劉伯溫與宋濂依舊活著,李善長與胡惟庸尚在,那麼兩派之間的鬥爭則依舊存在。

所謂的淮西黨和浙東黨的黨爭,其實隻是一層外衣而已。這場黨爭的實質,其實是多個矛盾結合的產物。包括新臣和老臣的矛盾、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明朝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等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