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症結所在(2 / 2)

更關鍵的是,接下來,因為陳友諒的敗亡,洪武大帝成了南方最大的起義軍勢力。

此後短短三年多的時間裡,洪武大帝就橫掃江南,先後滅掉了張士誠、方國珍以及陳友定等其他幾家勢力。經過這三年的擴張之後,地盤再次翻了一倍,徹底掃平了整個江南。

在這個過程當中,之前文官數量不足的情況,自然再次出現了。所以洪武大帝就隻能重複之前的做法,不斷收編當地的地方官,讓他們為自己做事。

而這些地方官投降之後,自然也需要開始在淮西派和浙東派之間進行選擇。

就這樣,兩派的實力越來越強。而隨著人越來越多,矛盾也就越來越多。

最關鍵的是,隨著招降的地方官加入,一個新的矛盾,開始卷進來了。

這個矛盾,就是地方和中央的矛盾。

因為這些地方官,在當地都比較有影響力,而且大多和當地的地主家族有聯係。所以他們代表的,往往是地方上的地主階層的利益。而洪武大帝那邊,則更傾向於。所以接下來,中央和地方的權力鬥爭矛盾,就開始卷入到淮西浙東兩派的鬥爭裡麵。

這一下,雙方的關係更複雜了。

再之後,等到公元1367年,第二個變化出現了。這一年,因為洪武大帝徹底統一了南方,所以洪武大帝在南京正式稱帝,明朝正式開國。

同時洪武大帝又以徐達為大將,正式帶兵開始北伐。

而接下來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北伐軍勢如破竹,先拿下了山東河南等地,然後兵鋒直指河北,最終占領了北京。

拿下北京之後,徐達又折而向西,迅速占領了山西,之後又拿下了陝甘等地。

所以,短短兩年之內,大明的地盤,就再次翻了一倍!而隨著明朝地盤的迅速擴張,之前接收投降官員的過程,再次重複上演。很多原屬於元朝的官員,開始投降明朝,搖身一變成了大明的官員。

但同時,因為北伐的速度太快,很多問題也開始逐漸出現。在這之後,隨著北方元朝官員的投降,之前元朝一直沒有解決的民族問題,以及南人和北人區彆問題,也同時被明朝給繼承了。而這些矛盾,最後就全都以浙東和淮西兩黨鬥爭的形式,展現了出來。

馬皇後清了清嗓子輕聲說道:“以上這些,就是淮西黨和浙東黨,大致的成型過程。看過這段曆史之後,你大概就能想明白很多問題。為啥開國之前,似乎沒有什麼黨爭,但是隨著徐達北伐成功,這個矛盾一下子就暴露出來了?原因其實就在這裡。”

聽得馬皇後這番話,朱雄英一時感覺頭有些大,以前總覺得大明朝,武將和文官不對付,但也沒想到問題竟然這麼多,兩派之間的爭鬥竟然如此激烈。

難怪曆史上的洪武大帝,要不惜一切代價殺了那麼多的武將和功臣,給朱允炆鋪路,原因竟然在這裡。

如果不是馬皇後親口說出這些話,朱雄英對於兩黨之間的鬥爭了解的隻是一些皮毛,而現在不僅清楚的知道了兩黨鬥爭的來源,也知道了兩黨鬥爭的症結所在。

馬皇後看著朱雄英說道:“以前這些話,咱從未對你說過,究其原因是覺得你還小,實在不宜過早的知道這些事情,現在呢,你慢慢大了,也能替朝廷做事了,所以奶奶才告訴你,知道嗎?”

朱雄英點頭說道:“奶奶,我知道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