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學院以後,學生們都聚集在了校場。
等到朱雄英上台,一句話還沒講,學生們就迸發出一道道熱烈的掌聲。
朱雄英示意學生們安靜下來以後,輕聲說道:“受李先生邀請,今日孤給你們講講果樹栽培、農業種植等方麵的知識,其實你們也知道孤一直待在深宮之中,雖然不曾種植過果樹之類的,但多少還是懂點的,所以今天就講一講,如果講的不好,還請諸位多多擔待,畢竟孤不是專業的。”
:“其實從夏商周秦漢以來,關於農業知識技術的學習,主要是子繼父業,父子相傳或向有經驗的老農學習為主要的方式,在農業知識技術的傳授中各種農諺,歌訣起著很大的作用,比如二十四節氣歌訣,就是將一年分為兩分(春分、秋分)、兩至(夏至、冬至)及其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等。”
就在朱雄英的話才才落下,有學生忽然問道:“殿下,二十四節氣歌是什麼?我們都沒聽過呀。”
:“是呀,咱們都不懂呢。”
:“好像從未聽說過,書中似乎也沒有呀。”
朱雄英不解地問道:“咱們大明不是有《大統曆日》嘛,怎麼你們還不懂?”
:“《大統曆日》與您說的二十四節氣自然是不同的。”
:“對呀,大統曆日中的說法是,全年每月交十二節令和十二中氣的時刻,雖然也是二十四個節氣,但與殿下您說的那個什麼春分,秋分之類的大有不同。”
朱雄英極其的尷尬,急忙說道:“哦,那你們就參考大統曆日吧。”
朱雄英不敢再說了二十四節氣了,畢竟這有可能顛覆很多的事情。
畢竟如今的百姓都是依靠著大統曆日在種植莊稼,觀察天時等等,這對於百姓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想當初洪武大帝在大明尚未立國之前,就依靠著宋濂等人製定出了黃曆。
畢竟百姓依靠著朝廷頒發的黃曆,就知道今天是哪一天,知道哪一天是春天,夏天,哪一天適合婚喪嫁娶,哪一天適合種瓜種豆等等。
如果朱雄英貿然的把二十四節氣,這種來自於後世的節氣歌訣說出來的話,對於大明頒發的黃曆那就是一種動搖。
這不僅僅會影響百姓們正常的生活,也會影響朝廷的顏麵。
黃曆多麼重要的事情,不言而喻呀。
朱雄英可沒勇氣去挑戰這種事情。
朱雄英清了清嗓子說道:“咱們言歸正傳,講講果樹的栽培吧。”
其實在漢唐以來,古人移栽果樹的時候,通常都不會改變果樹的陰陽麵。
也就是,移栽時,果樹朝陽的一麵要繼續朝陽,果樹朝陰的一麵要繼續朝陰。
《齊民要術》中說“凡栽一切樹木,?欲記其陰陽,?不令轉易。陰陽易位則難生。”
說得也就是陰陽移栽。
在移栽果樹的過程中,輕易改變果樹的陰陽麵,會讓移栽的成活率降低。
那古人是如何防治果樹凍害的呢?
在古代,遇到了倒春寒等天氣後,古代人通常會在果園裡點燃一些帶濕氣的雜草、樹葉,讓果園變得濃煙滾滾,以這樣的方式來給果樹“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