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這個結果,他忍不住直咋舌。
足足過去一刻鐘,打賞聲才漸漸平息下來。
後麵的老鴇探出頭來,笑得雙眼眯成一條線。
打賞結束,就該輪到讀書人上場了。
一般這種時候,一些書生會將自己寫的詩送給台上的姑娘,若是詩寫得不錯,流傳出去,姑娘的名聲也會水漲船高。
若是兩人對上了眼,那也是一段佳話。
而這個環節,也算得上是另一個節目,向來頗受矚目,隻不過主角換成了那些讀書人,若是有人能吟出一首佳作,也會獲得滿堂喝彩。
正因如此,一些讀書人偏愛這類場合,運氣好不光能夠白嫖,還能留名。
誰讓讀書人的地位高呢,哪怕窮得家裡揭不開鍋了,在外麵也能高人一等。
因此,剛才這些書生甚至連一文錢都沒有打賞,但卻依舊一個個昂首挺胸,神氣十足,臉上流露出一股優越感,仿佛理應如此。
看到這些,趙寒愈發覺得楊安的錢花得冤。
這就是不讀書的下場啊。
就算再有錢,也被人看不起。
辛辛苦苦打賞了那麼多錢,還不如彆人的一首詩。
他覺得比起自己,楊安更像不學無術的典型,自己比他差得遠了。
“紅棉姑娘,你我相識多日,小生在心中對姑娘甚是仰慕,因此這些日子冥思苦想作了一首詩,還請姑娘矯正矯正!”
馮去疾站起身來,搖了搖手裡的折扇,臉上還著如沐春風的笑容,輕聲說道。
他們那一桌乃是明樓書院的學子,這是眾人都知道的事情,明樓書院一直是永安縣的最高學府,比起趙寒之前所學的瀟湘書院高到不知哪裡去,因此明樓書院的人,也是最容易考取功名之人。
能進入明樓書院的人,才華自然也不用說。
本來作為明樓書院的學子,是應該作為壓軸的,等其他人來拋磚引玉,否則他們拿出自己的佳作後,其他人還哪敢拿出自己的作品?
那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獻醜了。
但這些情況略有不同,薛紅棉說出那番話後,現場的意味便變了,一場單純的節目,變成了一場競爭。
若是他能用自己的詩,壓得其他人開不了口,充分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勢必會獲得紅棉姑娘的傾心。
至於節目效果和其他人的死活,他才不會管。
隻是他還沒來口,楊安搶先一步衝了過去。
“紅棉姑娘,我也給你寫了一首詩,不如你先聽聽我寫的?”
他的想法與馮去疾類似,覺得還是得先發製人,倒不是他有多大自信,而是他覺得萬一趙寒給他寫的這首詩沒有預想中那麼好,也不至於被對方珠玉在前而丟醜。
“你也寫了詩?”
馮去疾轉過頭來看向他,一臉驚奇道,“楊公子還會寫詩呢?”
他這話明顯帶著揶揄,畢竟之前他便已經知道了此事。
這時,趙誠突然說道:“楊公子哪會寫詩啊,估計連學堂都沒上過,最多就是識幾個大字罷了,大概還認不全,剛才我可是看到,他手上這首詩,是那邊的趙縣男替他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