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在由李林甫輔政的時候,可以說政治路線還是沒毛病的,李林甫無論人品怎麼樣,但是在經濟和民生這塊最少讓老百姓有條活路,如果李林甫能再多活十年,說不定李林甫真的能讓王朝中興,可惜李林甫是的有點早。李林甫過後是忠順王輔政可惜他的政治路線有問題,結果導致整個盤崩了。
這時李大成已經成了氣候,在李大成被剿殺卻越剿越勇的情形下,新皇想起了用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計劃先與皇太極議和,從而抽出手來全力剿殺李大成。當新皇與忠順王、賈雨村密謀並準備實施時。事情被意外地泄露,當臣子們質問此事時,新皇害怕承擔罪名,直接將忠順王和賈雨村殺掉。因此在對內剿殺李大成的行動中次次不敵。新皇有意調用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但又不願承擔調離吳三桂後可能出現的關外土地被皇太極占領的罪名。新皇左思右想,決定借大臣的嘴來說此事。可是,大臣們都因前車之鑒,均緘口不言,不願做忠順王和賈雨村第二。一個多月過去了,新皇和他的臣子們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決定。當李大成二月底開始圍攻京城,新皇終於鼓起勇氣給吳三桂下達了勤王的命令。隻是京都已經被李大成攻破時,吳三桂才剛剛出發。
還有當李大成已經有進攻京都的可能時,大臣建議他遷都南京,甚至將理由都給編造好了。可是新皇想來想去,還是不願意做決定,隻好把問題又拋給了大臣們。當大臣提出太子南下的建議明顯沒有迎合他的想法時,他又把建議南下的大臣一頓大罵,於是臣子們又改口不再南遷。其實他迫切地希望臣子們三番五次的進諫南遷,然後他來個“你們看啊,我是想死社稷的,是你們再三讓我去”的順水推舟。可是臣子們又不是他肚子裡的蛔蟲,哪知道新皇的真實想法呢。新皇給自己下了一個圈套,然後把自己給裝進去了,大臣們也沒有找到解除圈套的方法,於是遷都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李大成兵臨京都城時,李大成先是向新皇提出了封王賜銀,封土裂壤的要求。這種傻子都能看得出的機會,新皇再次犯了不願擔責的毛病,當他找大臣問詢時,大臣也鑽了牛角尖,幾次三番,就是拒絕回答。新皇再次犯下的毛病讓自己距景山的那棵樹又進了一步。
一次時逢大旱,祈雨也沒有用時,他下了一道罪已詔。可是這個罪已詔說來說去就是沒有一點罪己,全是責怪臣子發財。他多次提出臣宰們掏腰包去助餉和救民,可是卻沒有任何響應,這是為什麼呢?據說李大成打開國庫時,發現積銀三千七百萬貫。這錢是新皇的私房錢,不知是他“無意”忘記了還是“有意”不做榜樣,所以新皇這樣的做法,臣子們上行下效一下,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新皇皇帝當他從他老子手上接過皇冠時,王朝已經是內憂外患,天災不斷,人禍連連。在內有以彌勒教為首的農民起義,外有後金的躍躍欲試。同時老天也不睜眼,新皇在位十幾年裡,旱災、水災、蝗災循環出現,雖然有李林甫幫忙梳理,可惜新皇貪圖女色不能親自主持政務,等著李林甫一死有無可用之人。看水家王朝後期,一個個昏招頻發,再加後三位的性格缺陷,使他們主動地放棄了一個又一個的機會,終於親手葬送了水家王朝。
喜歡寒門探花請大家收藏:寒門探花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