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漢時期,人類在用炒鋼法生產鋼鐵的時候,多由一個經驗十分豐富的爐頭,通過目測鐵水的顏色來判斷是不是變成了鋼,全靠經驗來判斷,沒有一點依據。
雖然有了這種辦法,但依然廢鋼率極多,可這些廢鋼也是比生鐵要好的,也就是熟鐵,生產出來之後也不擔心賣不出去,整體來說,炒鋼法就是一個類似於撞大運一樣的存在,用來生產鋼材完全不靠譜,但是用來生產熟鐵卻很合適。
熟鐵的性能和生鐵相比,它的優點就在於延展性,也就是夠軟,這樣說可能不太好理解,那就換個說法。
舉個例子,用生鐵熟鐵各做一口鐵鍋,然後拿錘子敲擊兩個鍋底,生鐵鐵鍋會直接被砸出一個窟窿,但是熟鐵的那個,你隻能把它砸變形,直至砸扁,但是它不會破,也就是韌性很強。
試想一下,如果用這兩種鐵製作刀劍的話,生鐵的那個很可能在戰鬥中,和敵人對砍的時候砍斷,但是熟鐵的武器可能砍彎,但是不會斷,這樣就能勉強繼續使用,最起碼能保住一條命,戰場上要是武器沒了,那和送人頭沒啥區彆。
後來有了鋼材之後,那些刀匠就開始用熟鐵製作刀身,然後在刀刃的部位包鋼,經過鍛打成型之後,這樣的武器就能兼顧良好的韌性和鋒利度,又不會輕易折斷,我們經常說的‘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也是由此而來。
另外,在鋼鐵製造工藝的演化史上,到了後來的隋唐之初‘灌鋼法’的出現,才把鋼鐵的生產才從撞大運模式中穩定下來,人們才有了穩定的鋼材獲取方式,而這個灌鋼法之中,又要用到大量的熟鐵。
鋼材的生產過程,無非就是讓鐵水得到適量的碳,以此蛻變成鋼材,在炒鋼法十分不穩定的情況下,又有人想到了換一種添加物,把鐵礦粉直接換成了熟鐵。
前麵已經說了,熟鐵其實就是含碳量超標的廢鋼,那麼直接在生鐵鐵水中加入熟鐵,使生鐵從熟鐵中獲取一定量的碳,而熟鐵經過和生鐵的融合,自身的碳含量就勻給了生鐵一部分。
這樣一來,生鐵加碳變成了鋼,熟鐵脫碳也變成了鋼,兩相融合,最後得到的就全是鋼了,不得不說,想出這個辦法的人是一個天才。
灌鋼法雖然還是沒有給出具體的添加比例,但是卻更好推算了,就算用一比一的比例,也肯定能生產出鋼材,無非就是鋼材的好壞不同而已,但那也是鋼啊,這點必須承認。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灌鋼法的時候,因為要把固態的熟鐵融入到生鐵鐵水中,所以肯定不能直接往裡麵加大塊的熟鐵鐵錠,最好的辦法是先將熟鐵砸成薄鐵片,然後均勻的投入生鐵鐵水中,使其能夠快速融化,和生鐵融為一體。
這一方麵,明代最為擅長,那個時候的工匠大多直接把熟鐵加工成鐵絲,然後用來當作灌鋼法的熟鐵原料,這樣熟鐵融化的更均勻,也更快速,明朝鋼材的質量好,所以他們才能發明出更好的火器,這和掌握更優質的材料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