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反切法的來源眾說紛紜,具體從哪來的沒有明確記載,但在漢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是真的,當然,也有宋朝的一些人說是從西域傳來的,可是也有人反駁宋朝之前中國已有雙音文字,那之前的老祖宗是怎麼學漢字的?
各說各有理,最後就是沒有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老祖宗們真的很聰明。
不過這樣的反切法先後經曆了數次改進,但它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沒有現代漢語拚音用音素注音那麼清晰標準。
最早用字母給漢字注音,並且出書的,是在明朝,由當時的西方傳教士利瑪竇,根據拉丁字母發明,當時創造性的弄出了二十六個聲母和四十四個韻母,然後另一個傳教士金尼閣正式出版了一本用字母注音,類似於字典的字彙,名叫《西儒耳目資》,不過並沒有普及,但是對以後的影響也非常大。
一直到了清末民初的民國初期,才出現了更像現代字母拚音的切音法,後來經過再次改進,就成了建國後普及的這套字母拚音。
目前漢部落還沒有出版過一本正式的字典,漢字教學全靠老師口耳相傳,老師指著這個新字告訴學生們念什麼,學生們就跟著怎麼念,但多數時候,用直注法的時候還是比較多。
有時候羅衝還看過一些士兵的家信,甚至那些官員寫給自己的報告,裡麵就經常有錯彆字的出現,大多數都是一時忘了這個字怎麼寫原始文明成長記(羽卿書)最新章節手機訪問:/book45075/3050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