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機車向兩側噴吐的白霧,好似怪獸的鼻息,頭頂汽笛的鳴響,好似怪獸的怒吼。
呼呼呼呼——
一股股的高壓蒸汽推動著活塞來回做功,鋼輪滾動,順利的將火車頭駛出車間。
奴隸們都看呆了,他們根本不敢想象世界上會有這樣的怪物。
“這個,難道是輛車嗎?”有人傻傻的看著那純金屬結構的火車頭問道。
“應該,是吧,你們看這東西,它也有輪子,而且正好和他們鋪的那兩根鐵棍一樣寬,所以這路就是專門給這家夥跑的吧?”旁邊的同伴也看著正好卡在軌道上的火車輪子說道。
“你們快看這車的後麵,那個裡麵裝的不就是咱們挖出來的煤塊嗎?所以這個車就是專門用來運煤的?”又有人看著麵前的火車頭推測道。
“為什麼你們想的都是這個?難道你們就不好奇這東西沒有牛馬來拉,也沒有人推,那它到底是怎麼往前走的嗎?”人群中再次發出驚疑之聲。
然而周圍的人都搖了搖頭,這倒不是他們不好奇,不想知道,而是心裡自然而然的認為,不管漢部落出現了什麼不可思議的東西,都應該是正常的,這有什麼好稀奇的。
就像漢部落的大帆船,隻要掛上一塊布,就能被風吹著跑,這他們以前沒見過時誰敢相信?
就像當初他們被俘虜的時候,漢部落用的那種可以將鐵球打出好幾裡的武器,這東西要不是他們親身體會過,誰又會相信?
還有那用風來驅動的風車,又或是眼前這個超大的鐵車,誰知道它是靠什麼來前進的,但這和他們有關係嗎?隻要知道這是漢部落弄出來的一種車就好了。
在場的這些奴隸們,或者說漢部落的所有人,他們早就在羅衝帶來的科技大爆炸中麻木了,各種神奇的東西不時的就會冒出來,大家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他們隻需要知道,這是首領的點子,弄出來的這東西是乾什麼用的,對他們會有什麼影響,知道這些就足夠了,至於這東西什麼原理?恐怕隻有極少數人才會對此產生興趣。
呼——呼——呼——呼——
當火車噴吐著白煙從他們麵前駛過,最後停在兩百米開外時,這才有工匠和管教過來招呼他們。
“好了,都彆在這愣著了,都跟我去車間,咱們把後麵的車廂推出來,然後掛在車頭上,剩下的鐵軌,你們全都裝到這輛車上就好了,就不用你們用肩扛了。”
管教招呼著奴隸們前去車間推車廂,還說要用這輛車來運輸鋼軌,大家一聽頓時就振奮了起來,因為早上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知道了,今天一共要把兩百根鋼軌送到工地上去,可是他們乾到了現在,也才弄了三十多根,剩下的要是都用肩扛到工地上去,他們可能真的要累死,而且就算累死了也不可能今天完工。
一群人烏泱泱的跟著各屯的管教進了車間,大家進來之後才發現原來這裡的地麵上還鋪了好多和外麵一樣的軌道,並且這裡麵甚至還有一個圓形的軌道調頭用的道岔,那些車廂還有車頭,都是可以在這裡麵任意轉動的。
一群人二十人分為一組,每組推著一輛光禿禿的車廂桁架就出了車間,然後一直推到火車頭的後麵,早有工匠等在這裡,手中拎著一個擀麵杖粗細的鋼製插銷,把車廂的掛扣和火車頭尾部的掛鉤插到了一起,很簡單的就連上了一節車廂。
奴隸們看的十分驚訝,原來這東西全是可以掛在車頭後麵的嗎?再想下剛才車間中停放的那麼多車廂,莫不是全都要掛在這上麵?
額滴個神呐,這要是全都掛在一起,那這輛車豈不是就跟蛇一樣長了?!
“這不會是要咱們把剛才那些車全都連在這個上麵吧?”有人不敢相信的問道。
“肯定是,剛才管教不是說了嗎?讓咱們把那鐵軌全都裝到這上麵,你們想想鐵軌有多長?我看不掛個十幾節,恐怕都裝不上鐵軌。”又有人肯定的分析道。
“嗯,這麼說也對!”眾人點了點頭,然後又繼續忙碌了起來。
一節一節的車廂桁架被掛在車頭上,一共掛了八節,每節車廂十二米長,再加上各個車廂中間的空隙,正好一百米長,然後又有工人在車架的兩側插了一些鐵棍當作車梆,這樣就可以防止鋼軌會從從板車的側麵掉下去了。
等那三個負責運輸鋼軌的屯開始往火車上搬運鋼軌的時候,另外那個負責運輸枕木的屯也已經把另外八節車廂掛在了後麵,他們的這八節車廂都是有車廂壁的,設計的時候是用來裝礦石的,但現在拿來裝枕木也沒問題,於是一群人就開始往上不停的裝起材料來。
奴隸們一邊往上裝著東西,一邊的小聲討論著,“我剛才數了下,這車不算那個紅色的車頭,後麵掛的就有十六節,裝的不是鋼軌就是大木頭,這些東西加起來得有多沉啊,這個鐵車真的能拉的動?”
“應該能把,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叫咱們來裝啊,反正總不能一會兒裝好了之後讓咱們來推吧?就算咱們願意,那也不一定能推得動啊。”
“也對,你說的有道理,而且怪不得咱們修的路是鐵做的,下麵還墊了那麼多的木頭,這要是直接把這麼重的車放在這土路上,恐怕會直接把車輪壓的陷下去吧?!”
眾人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後繼續往車上裝著貨物,忙活了兩個小時之後,等鋼軌和枕木都裝滿了,他們再次被叫到了車間裡,然後又推了四節和剛才那都不一樣的車廂出來,這就是機車廠按照羅衝的方案,弄來的客貨兩用車廂。
漢部落目前的車廂隻有兩種,一種就是專門用來拉礦石的車廂,這種車廂四麵有堅固的車廂壁,用角鋼做筋和框架,內嵌實木木板,非常的堅固,拿來裝整箱的礦石是沒問題的。
而且這種車廂的兩側,還有專門用來卸礦石的出料口,隻要用一根撬棍把口子用杠杆原理的打開,裡麵的礦石就會傾瀉而下,雖然不是翻鬥車,但也算是一種簡易的自卸車廂吧。
這種車廂沒有頂棚,最多可以加蓋一層帆布,甚至帆布都沒有,以漢部落目前的情況,最多蓋上一層稻草做成的草簾子。
另外這種專門用來拉礦石的車廂,也可以用來運載活的牲畜,比如牛馬羊之類的活物,用這種車廂就可以讓牲畜直接站在裡麵,而且本來就是拉煤的車,也不怕臟,弄點屎尿也是可以接受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車廂,那就是奴隸們剛剛推出來的客貨兩用車廂了。
是的,漢部落壓根就沒有專用的客運車廂,因為反正也沒人到處亂跑,要那麼專業的客運車廂乾什麼?
之所以搞出現在這個版本的客貨兩用車廂,也是考慮到可能的客運需要,而且還是符合這個時代的客運需求。
正常的客運車廂,座位全是橫向排列的,然後中間會留出一個窄窄的過道,軌距一米五左右的火車,車廂可以做到三米三的寬度,也就是最常見的客運火車布局,中間為過道,一邊是兩個座位,另一邊是三個座位,一排就是五個,這是最常規的布局。
軌距一米左右的窄距火車,在日本最為常見,它的車廂寬度要窄上一些,正中間是過道,過道兩邊一邊兩個座位,一排就是四個。
像是漢部落這種75厘米軌距的,車廂一米六的寬度,如果還按照常規布局來設計,那一排就隻能放下三個座位,中間是過道,然後一邊放兩個座,另一邊是單座,而且過道和座位都十分的狹窄,畢竟才一米六,和家用轎車的寬度差不多,想象一下後排座要坐三個人,然後還要在中間留出一個過道,就知道究竟有多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