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的窄距鐵路不同,窄距鐵路隻要把路基墊起來,再壓實,就可以直接鋪枕木,釘鐵軌了,但重載鐵路不一樣。
重載鐵路因為載重極大,所以對路基的要求更高。
重載鐵路的下麵,需要打排樁,直徑三十公分,深十米的地樁,橫著最少打四個,打好地樁的孔之後,再把鋼筋籠插進去,澆築混凝土,這樣就是一根釘入地下十米深的鋼筋混凝土樁了。
就這樣的混凝土地樁,一排打四個,每前進一米二的距離打一排,沿線所有的土地,都要用這樣的排樁打一遍,然後再往排樁的上麵紮好鋼筋籠,再用混凝土澆築出路麵。
等路麵澆築好後,還要再往上麵墊土,把地基墊高,然後再澆築路麵,再往上墊土,直到把鐵路路基的橫截麵堆成一個梯形,才能在最上麵鋪設枕木和鋼軌,最後再用道砟,也就是碎石覆蓋住枕木......
等這上麵的路修好了,還要在梯形地基兩邊的坡道上修建排水渠,還要種草種樹,防止地基的水土流失,用植被來鞏固地基的土壤。
好在新的海都線這一路都是平原,旁邊不遠還有一條原來的窄距鐵路可以運輸建材,再加上人力足夠多,設備足夠好,工程的建設速度竟然也不慢。
就是這路的造價有點嚇人......
這邊正在建設漢部落第一條重載鐵路的時候,拓海郡旁邊的那個工業區,一群動力研究所的研究員們也在忙著建設廠房,製造重載機車。
他們現在全都激動的失眠,漢部落的第一條重載鐵路都開始修了,總不能等路修好了,他們的車還沒造出來吧?那可就鬨大笑話了。
就在這大命三年的冬末,都城又迎來了第三批移民,全都是漢陽八郡那邊考上來的優秀學生,當然,還有他們的家人,總計大概有八千人,這次也全都入住了都城。
那些考上來的學生,會進入都城的大學內繼續進修,他們的家人也開始加入都城的建設大軍。
還有的自己在都城做一些小買賣,開始了商業行為。
而這一年陸續移民到都城來的百姓,也在這裡過了都城的第一個正旦節。
。。。。。。。
大命四年,拓海郡的製造工業園加大的建設力度,一些急需的項目立刻開始了建設,像是那種不著急的,比如造蒸汽鐵甲船的船廠,就隻能往後排了。
最先建造的是機械加工廠,還有玻璃廠,之所以要先建設玻璃廠,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都城的皇宮快要竣工了,各種建材因為有了鐵路的原因,基本都能夠滿足,再加上去年的移民幫助建設,讓皇宮的建造速度加快,唯一還缺的一樣建材,那就隻剩下玻璃了......
不過這樣也就意味著,皇宮的建設已經到了最後的裝潢階段,畢竟都開始裝玻璃了,那肯定就剩下最後的裝修了。
漢帝國的中心,眼看著就要建設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