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
趙曙緩緩推動輪椅,陳鐘趕緊跟著。
“陛下,沈安在外麵求見。”
“讓他進來吧。”
趙曙在看書,沈安進來行禮。
趙曙放下書,含笑道:“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沈安躬身道:“為了陛下效命,這是臣的榮幸。”
“好,不愧是忠誠的漢兒。”
沈安心想這話有些曖昧了,就說道:“此刻陛下召喚臣來……”
“嗯,是該讓你們見見麵了。”
趙曙的態度很平靜,就像是在談論今天吃什麼菜一般的淡然。
這份氣度讓沈安讚道:“陛下聖明。”
“那是什麼?”
趙曙指指窗外。
沈安順著他的手看去,發現街上有些混亂。
陳鐘站在那裡看著熱鬨,臉上帶著焦慮。
沈安走過去,見他的目光落在了某處,就問道:“那是誰?”
“是楊沫。”
“咦!他怎麼會在這裡?”
沈安看著遠處的楊沫,不由的皺眉道:“他是官員,竟然公然在街上閒逛,難道不怕禦史彈劾嗎?”
趙曙微微歎息道:“禦史彈劾的奏疏堆積如山,朕每月都要批閱三分之二。”
沈安肅然道:“這些禦史……”
他的聲音陡然變得高亢起來,“這些人不乾政,不乾涉朝政,卻在鼓吹什麼仁義,什麼孝悌……這些話他們不懂嗎?”
趙曙微笑道:“這些是儒學大師,他們認為大乾需要仁愛,而大乾也確實是如此……”
他看著沈安的側顏,說道:“沈卿,你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沈安想了想,說道:“臣認為是好事。”
趙曙的嘴唇蠕動了一下,最終化為一聲歎息。
“朕以為是壞事……”
“那是因為他們忘乎所以了,以為這個國家的統治者必須要聽他們的,否則就是忤逆……”
趙曙點點頭,“是啊!大乾如今風調雨順,百姓豐足富饒,朕以為應當是大乾盛世的開始。朕想著大乾若是不興盛,那些士大夫就會蠢蠢欲動,於是就想著要改變。可那些人卻不同意,還說什麼國策,簡直就是胡言亂語。”
“這就是文人的悲哀。”
趙曙看著窗外,喃喃的道:“他們認為朕要廢黜武勳,對武將不夠恩寵,那是昏庸無能之輩。對於文官更是苛責,那是暴虐之人,是奸佞……”
沈安微笑道:“陛下,文武兩邊各持己見罷了,您何苦非要糾纏呢?”
“是啊!何苦呢?”
趙曙搖搖頭,“朕想著大乾興旺,那就該是文武齊備,如此才能治理萬邦。”
沈安突然想起了一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
這個詞是大乾徽宗寫給趙佶的,說他治理江南是大鍋燉肉,而大乾治理齊卻是小火燉雞,不合格。
趙曙的眼睛眯起來,顯然又陷入了沉思。
沈安覺得自己還是離遠一些比較好。
稍後有內侍送來了酒水,趙曙喝了半杯,然後說道:“這是禦廚的手藝?”
“是。”
沈安拿著筷子夾了一塊羊排,然後慢條斯理的啃食著,就像是一個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