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初次上課(2 / 2)

鑄鼎大明 申小乙 2746 字 1個月前

“太子,已經未時三刻了,劉大人快要過來了。”

意猶未儘的三人隻好收起玩鬨的心,規規矩矩跟著覃昌去文華殿上課。

三人到了文華殿門口,周顯庸隨著兩位皇子一齊恭敬地等候在門口,直到一個三十歲出頭,上唇蓄著短訾的中等個子男人走過來。周顯庸看太子和二皇子躬身朝那人行禮口稱“劉先生好!”

他悄悄跟在後麵拉了拉前麵的二皇子低聲問:“他叫啥?”

二皇子偷眼看劉先生沒有注意他,湊近周顯庸耳朵邊低聲道:“諱劉珝,負責給我們講《中庸》!”

劉珝,周顯庸恍然,原來這位就是成化年間有名的紙糊三閣老之一啊。如今他還隻是個六品侍講。

桌上人手一本《中庸》,薄薄一本,豎寫繁體,周顯庸隨著老師的指令翻到《知法》一章。

他上中學時候翻過《中庸》,但是因為年紀還小,對這些國學類的內容不感興趣。今番重新學習,想好好滲透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就認真地坐端正聽老師解讀本章內容。

卻沒想,這位劉夫子做官無所為,講學也很一般,聲調沒有起伏,先是通篇讀一遍原文,然後再籠統解說一遍意思,最後把其中涉及到的幾個人名,孔子、堯、舜、周文王、周武王等平生偉大之處講一遍。

枯燥乏味,不等再聽到後麵,周顯庸已經實在熬不住,趴在桌上睡著了……

半個時辰的《中庸》講完,休息一刻鐘。周顯庸睡了一小覺又清醒過來。接下來又練了半個時辰的大字,這個他倒是練得認真,因為他知道要想在古代比較順利地生存下去,起碼能寫一手順留的繁體漢字。

帖子是王羲之的《聖教序》,二位皇子已經臨到“然則大教之興基乎西土”,他是一個字沒寫過,連起筆運勢一律不懂。

書法老師針對他,給他寫了幾個偏旁部首,讓他慢慢臨摹。好在他並不排斥,到下午申時末下課時,已經把幾個偏旁部首練得有模有樣。

出宮時,周顯庸吩咐多喜幫他背著太子送的一些筆墨紙硯,又是有收獲的一天。

兩人一路走,一路觀察路邊鋪子攤販,思索著能賺錢的營生。

典當鋪子挺掙錢,這個需要精深的專業知識,還得大本錢,他不能做;成衣鋪子需要有固定的衣料貨源,還得有手藝好的製衣師傅,得養好多人,他也乾不成;脂粉行當太娘氣,不合適;飲食起居倒是穩妥,開飯店似乎不錯。

想到這裡,周顯庸帶著多喜大剌剌地走進一家兩層的酒樓,名字叫“宴賓樓”。

相比後世動不動就十幾層幾十層樓的大飯店,“宴賓樓”規模小得多,但是店內裝潢古色古香。

所有的菜單都製成檀木吊牌,用檀香色線繩掛在櫃台上方,方便顧客點選。還挺講究。

看到他們進門,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個子夥計熱情地走過來招呼他們。兩人走到掛菜單的櫃台邊,逐一細細觀看菜名。最後,周顯庸在大堂一張靠窗的座位坐下,令小二把店裡招牌的菜品上四五個。

這個時間,外麵的燈籠已經掛起,客人陸陸續續走進來。周顯庸發現進來的客人大多看身份,個個綢緞衣服,腰間玉珮玉玦裝飾得挺像樣子。

觀察完食客,他又看著端上來的四菜一湯:鹹鼓芥末羊肚盤,糊辣醋腰子,蒸鰣魚,蒜黃炒豬肉,一小盆鴨血粉絲湯。

申小乙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