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籌備酒樓(1 / 2)

鑄鼎大明 申小乙 2760 字 1個月前

所以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皇子沒費什麼事,就給周顯庸籌備了一千多兩銀子的啟動資金。

周顯庸先是吩咐多喜和多福到處打聽合適的鋪麵。他自己則跑到京城最大的生藥鋪子“隆盛和天成”,找他們掌櫃打聽秦椒的事。

京城第一家不是浪利虛名,這家生藥鋪子還真有秦椒這種東西,隻是大部分已經被炮製成藥,在味道上不確定怎麼樣。周顯庸把他鋪子裡剩下還沒來得及炮製的囫圇個秦椒都買下來,大概也就三斤多點。那些炮製好的買了十幾斤,多了掌櫃的不肯再賣。

炮製過的也總比沒有強,回去試試這些炮製過的味道怎麼樣再說。周顯庸還囑咐掌櫃的,隻要有來賣秦椒的,一定通知隆慶侯府,必有重謝。

晚上回到家,秀玉的大哥和二哥趕著借來的驢車來侯府探望的秀玉。吃過飯,周顯庸在飯廳外和秀玉的大哥談了幾句話。

“聽說你們都是大興那邊皇莊裡的佃戶,平時吃得飽飯嗎?莊頭待你們怎麼樣?”周顯庸問:“是種麥地還是暖棚?”

秀玉家姓劉,劉大哥二十二、三歲,一看就是老實巴腳的種田漢子,他拘謹地回周顯庸的問話:

“回侯爺的話,俺爹前幾年跟著許善人家種了幾年暖棚菜,也掙不到啥錢,俺娘都不指望俺爹。他這幾年年紀大了,人家也不用他了。又回來幫俺跟二弟,種萬老爺家的四十畝地,種小麥,也種菽(菽就是後世的大豆,也叫黃豆),還必須得種夠八畝木棉。”(明朝叫棉花為木棉,為了推廣棉花種植,,每五畝莊稼地必須種一畝棉花)

劉大哥恭敬地垂手低頭回話:

“豐年勉強夠吃,趕上欠收年,俺們就隻能吃半飽,俺家過得不容易呀,要不也不會把大妹賣掉……”

劉大哥顛三倒四說了幾句話,眼淚鼻涕都下來了,用衣袖擦著淚哽咽著:

“俺二弟如今都十九了,還沒攢夠娶媳婦的錢,把俺爹娘愁得夠嗆。”

周顯庸看著劉大哥,做點跑腿的活計還行,要是在外行走交涉,他恐怕是不大行。他點點頭道:

“這麼著,你和你二弟先回去接著種地,等爺找到合適你們的營生,再給你們做個萬全的打算。至於你爹,聽你的意思也頂不了重勞力了,你叫他近期過來,爺給他謀個省力氣的活,一年掙個三五兩銀子的,好歹能貼補家用。”

劉大哥聽罷眼都直了,樂顛顛地跪地就邦邦邦磕了仨響頭,也不哭了,站起身就要帶著二弟趕快回家去報告這個好消息。

周顯庸笑說:

“個憨貨,哪裡就這麼著急,這不還沒開春呢嗎?天都晚了,明早再回去不晚。”

說罷吩咐多福拿二百個大錢明天給他們路上用。然後就到書房去練大字,順便擬定他的計劃去了。…。。

……

陰曆二月十六,朱祁鈺薨,因為諡號中“郕戾王”的這個“戾”字,天順帝和大臣打了好幾天機鋒,心情不虞,也沒顧上過問這幾個孩子的事。

等錦衣衛逯杲呈上近日各位王公大臣的動向時,天順帝一眼看到周顯庸和二皇子搜刮銀錢,還采買雇傭好多人,準備開酒樓的事,頓時心情放鬆,來了興趣。

天順帝把兩位皇子叫到文淵閣上書房,邊批閱奏折邊詢問,先是循例問兩小孩最近的學業有什麼進展,然後又問了問周顯庸表現怎麼樣。

聽說他學武很上心,騎射也頗有心得,練大字很專注,也頗有進益,就是上文化課老睡覺,就笑著搖頭,看來蒙古人天生的不喜舞文弄墨。這事也強求不來,好歹他做不出什麼丟人現眼的事來。

緊跟著,天順帝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