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磨鏡師傅(1 / 2)

鑄鼎大明 申小乙 2468 字 1個月前

周顯庸問他:“你叫什麼名字?住在哪裡?”

匠人趕忙躬起身子,回答:“回侯爺的話,小人姓田,叫田大川,住在劉家窯,是家傳的磨鏡手藝,到小人手裡已經是第四代了,先前是成祖爺時候,跟著俺爹躲戰亂從山西逃過來的!”

周顯庸點點頭,道:“你如今家裡幾口人?男丁都是匠人嗎?”

匠人再打個躬,道:“回侯爺的話,小人家裡確實都是匠籍,有個六十多的老父,還有一個弟弟,小俺三歲,都是跟著俺爹逃難過來的。

“俺自己原來的媳婦兒生第二個的時候去了,大小都沒保住。如今這個娶了十六年了,生了兩個兒子,俺大閨女已經出嫁,嫁了個燒琉璃瓦的匠人,兩個沒成丁的兒子就一直跟著俺學手藝……”

周顯庸一聽燒琉璃瓦,馬上來了興趣,跟著問:“你女婿家也是祖傳燒琉璃瓦的?他具體是燒哪種瓦的?”

田大川再次打個躬,回答:“回侯爺的話,俺女婿家是京城本地人,他也是家傳匠人,他燒琉璃燈罩,入那行也得小十年了。”

“你平常是磨什麼鏡子?可有樣品帶給我瞧瞧。”

田大川連忙低下頭,一邊從衣袖裡掏出一個小布口袋,小碎步上前遞給周顯庸,一邊答道:“小人磨家用銅鏡,單照水精鏡,玉石器具,去除銀鏽啥的……這是小人剛磨好的一塊單照,是那位差爺讓小人帶上的,給侯爺您相看相看。”

周顯庸接過來小布袋打開,看到裡麵用棉紗包裹著一塊水精(水晶)鏡片,直徑約二寸半,仔細看,光可鑒人,毫無瑕疵。周顯庸拿著反複翻看,用指肚摩擦了幾下邊緣,打磨得確實非常光滑。

欣賞過後,周顯庸又問田大川:“你家裡有三個匠人,平時收入如何?一年總共能收入多少銀兩?”

田大川再做一揖,回答:“回侯爺話,小人家境還算殷實,俺家仨人有手藝,一年總共能收入二十多兩銀子,不一定天天有活乾。”

周顯庸再問:“你大兒子現在這種活計能單獨乾嗎?像這樣的水精單照,他自己能不能打磨出來?”

田大川又要做揖,周顯庸看他總是行禮躬身的,實在有些哭笑不得,乾脆製止了他,說道:“你坐著回話吧,不必老見禮。”

田大川半拉屁股挨著鼓墩,小心地回答:“回侯爺話,俺大兒子大多數活計都能乾,如今俺家老爹已經不怎麼乾活了,活也不多,基本活計不是俺乾,就是俺兒子乾。”

周顯庸問:“那你父親現在身體怎麼樣?他的手藝比你如何?”

田大川又要起身打躬,可想起周顯庸的話,忙又把抬了半拉的屁股放下,道:“侯爺,俺爹的手藝還要比俺和俺兒子強些,他那代人,對手藝活要求格外嚴格,俺們乾的活都入不得他眼,隻是他出活慢得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