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軏死後已經七日,一直等不到皇上的哀榮封諡,張家人頗感不妙,緊跟著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流傳出一首童謠——
“車橫木,缺根釘;長弓折,箭難發;人無信,鬼神擒;中梁斷,再無撐!“
張軏的軏字,乃是連接車轅前端與車橫木的那個釘子,弓長合起來是個張字,而張軏的字又是信夫,這首傳唱京城的童謠明顯是針對張軏的。張家仆人逮住幾個唱童謠的孩子逼問,說是一個又瞎又跛的老叫化子教的,隻要他們天天唱這個童謠,就能領得三文錢買糖吃。可等他們到處想找老叫化子時,又怎麼也找不到。
再幾日,京城幾大書肆都在售賣一本叫《三禽記》的話本子,講述的是唐朝的一位叫於弓長的大將,生於開封府,因隨太宗爭戰獲得軍功,被封國公,這位於弓長國公膝下有三子一女,女兒進宮當了貴妃,三個兒子自小受父親蔭庇,頗得聖上榮寵,並各自受封當了不小的官。
但是因為於家自視軍功無兩,百官中橫行無忌,家裡孩子管教不力,以至三個兒子個個心狠手辣,為禍一方。父親死後,因為看墳人犯了點小錯,老二就下了狠手,把看墳人打死了。老大和二弟向來不睦,在家就時常鬨得雞飛狗跳,正好借此抓住把柄,到禦前告了一禦狀,並說二弟常常口出狂言,辱罵官員和聖上。
皇帝聽後大怒,把這個老二抓住下了獄,後來念及其父軍功卓著,給他吃了點苦頭,又把老二放了。
老三更是一個壞得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的大壞蛋,仗著父兄手握重權,成天賣官鬻爵、結黨營私、收受賄賂,圈占民田、冒領軍功、打擊異己、陷害忠良,六、七十歲還強搶民女,並慘無人道地打死了那女子全家。
《三禽記》最後的結局是老三壞事做儘,遭到老天懲罰,被死在他手下的冤魂索去性命,老大和老二都被幡然醒悟的皇上抓去坐了牢,故事以壞人受到懲罰為結局,很是大快人心。
張家上下聽說最近瘋賣的這個話本子,裡麵的的內容直接影射他們家,氣的不行——這不活脫脫就是把他家的故事搬到書裡去了嗎?什麼人知道得這麼詳儘?張瑾更是氣得失去了理智,帶著家丁去京城兩個大書肆一頓查抄,把幾個書肆裡的夥計打了個遍,還把其中一個書肆給點火燒著了,幸虧鄰裡救火急時,才免去一場災難。
張家派出家仆到處查抄,幾乎把京城所有書肆都席卷了一遍,查出來的這個話本子數量驚人,少說值幾千兩銀子。惱怒之下點火把查出來的話本子全燒了,但是早已賣出去的話本子,卻無論如何收繳不回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查到最後,發現這個話本子是一個老蒼頭,雇了馬車拉到各個書肆裡去賣的,書價由書肆主人自己定,除了不收話本子的成本錢,還允諾賣一本給一文錢,因此,各個書肆才爭相販賣,沒幾天時間,風靡整個京城。…。。
這個事不久就傳到皇宮裡,天順帝聽得哭笑不得,令錦衣衛趕緊去查,儘量壓下這個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