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雖有其他幾個酒肆想要仿效天下第一鍋的經營模式,但在味道和品種上,以及經營的靈活性上,始終差那麼點事。
當然太子和二皇子那裡,有周顯庸親自操刀,也早吃過好幾次烤肉串、雞翅和各種海鮮。好像無論哪個朝代,燒烤,都是最受年輕人青睞的陣地。
在京城天下第一鍋火爆熱鬨的時候,遠在宣府的楊能,第二次得到天順皇帝的誥賜。
楊能上一次獲誥賜是因為去年春天,招降了瓦剌也先部親軍的最後一支部眾歸降大明。楊能在那次進表的時候,特意再三提出,是因為伯顏貼木爾的兒子胡魯格,得知我皇複位,感念我皇的神威天授和仁德教化,特意前來歸降,以示臣服之心。皇帝一高興,當即便擢升楊能為宣府總兵,進爵武強伯,食祿一千石。
這次誥賜是因為軍功。
孛來韃靼部這一年半時間對宣府的侵擾比較少,把重心放在甘、涼二州上,天順帝首派宣城伯衛穎和安遠侯柳溥出征。未曾想這倆爵位不低,能力欠佳,除了關門拒守,再無其他方法,結果把孛來部慣得胃口越來越大,劫掠得也越來越頻繁。後來要派出老將孫膛和馬昂,又趕上京城曹欽之亂。
等到天順二年,孛來侵擾更加張狂,皇帝隻好就近調動宣城總兵楊能和都督同知陳友趕去救援,楊能從其叔父楊洪時期就開始積攢了豐富的征戰經驗,再加之為人膽大心細,和陳友配合也好,不久便大潰孛來韃靼人。
當楊能返回宣府後,皇帝的賜誥再次抵達,加封楊能為奉天翊衛宣力武臣,而陳友剛直接封武平伯,佩將軍印,調往寧夏駐守。
就在楊能春風得意的時候,部下稟報隆慶侯帶來歸降的瓦剌人首領巴溫,請求總兵專門為他們部族開設一個養羊的地方。養出的羊肉直接送到京城第一鍋,銷路不成問題,再一個養羊所得利潤可以補貼宣府軍士用度。
楊能知道天下第一鍋是隆慶侯與皇子們合夥開的,好家夥,又是侯爺又是皇子,需要長期提供羊肉,哪怕他自己沒有好處,也得趕緊著點,何況長遠來說,不可能沒有進項,這筆買賣誰做誰賺,傻子才會不當回事。
何況,這裡還能順利搭上太子這層關係,維係好了,後輩都得利。
楊能大喜,才收到信,立即把巴溫招來,和他詳細製定了養羊的方略。先把這幫歸降的瓦剌部族裡,原來養馬的抽調出一大部分去養羊,馬場則又從外緣增調一批人,合並剩下的那一少部分瓦剌人共同管理,這樣養羊牧馬兩不耽誤,還增加了進項。
楊能甚至感覺隆慶侯簡直是他命裡的福星,從他出現,自己不單隻化險為夷,還加官進爵,進而搭上太子的線,無論如何都得把隆慶侯這尊菩薩供好了,這是他將後很有力量的一支倚仗。
申小乙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