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胡子眉毛雪白,皮膚鬆弛布滿老人斑,被人攙扶著入座,屁股一粘座椅就開始打盹兒。
“呼嚕呼嚕,呼嚕嚕!”
旁邊幾個中年人頗為尷尬,等了一會兒叫醒太公。
“哦,來了這麼多人,談正事兒,正事兒是什麼呢?”
太公嘴裡咕噥了許久,“哦,我想起來了,修祠堂,大家都議一議,怎麼修?”
“自然是要重建,修得更加氣派,家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我已經請了附近最有學問的吳夫子,為咱們寫碑文,抄錄族譜。”
一個富態的中年在眾人目光中口若懸河,光這份氣場就不是一般莊稼人。
“這是誰呀?”
周老爹低聲回答,“按輩分你該叫他五伯,家有良田100畝、水井3個、耕牛7頭,還有5、6個壯年兒子幫忙。”
明白了,典型的地主豪強,有地有田有青壯,難怪族人們都恭敬聽他說話。
五伯名叫周來喜,是本次基建項目的主事人,簡單彙報了大致的項目進度。
以他的身份,無需對其他主族人交代,這次當眾講出,彙報的對象是太公。
太公邊聽邊打瞌睡,實在是撐不住了,聽到最後擺擺手,“都交給你去辦。”
這句話對族人來說無異於聖旨。
周來喜叫人把太公請到後堂休息,開始攤派本次的資金。
族人們有窮有富,家庭情況不同,也不強求必須出多少,全憑一份心意。
有銅錢50個的,也有碎銀幾兩的,也有獻出金牙、銀簪的,甚至還有人把自家的母雞、豬崽抱過來了。
周圍都掏了一圈,總共加起來也不到20兩銀子。
周老爹胸有成竹,輪到他時豎起巴掌,比劃個正反兩麵,“我出100兩。”
周圍響起一陣驚呼聲,100兩,三娃子在外麵發大財了。
親戚們紛紛對周老爹恭維不已……
五伯周來喜加上這個數字,感慨道,“還是三娃子兄弟你有實力啊!”
他頓了頓,又說道,“隻是有件事情沒來得及和你細說。”
“你說!”周老爹心情正好,也沒在意。
周來喜笑眯眯說道,“祠堂立碑記事,我量過了尺寸,發現幅麵有限,所有人的名字寫上去就不太夠了。”
聽到這話,周遊眯起眼睛,什麼意思?
周老爹也察覺到氣氛不對,周來喜身邊的幾個大漢麵帶不善,那是他的兒子們。
“不是針對你啊,三娃子,你這麼久沒回老家了,平日裡年節也沒有走動。族人們都認為,你雖然出錢了,還不夠資格列名,還是把位置讓給其他人吧!”
“以後還有機會,比如遷祖墳什麼的,隻要你繼續出錢,一切好說。”
周來喜語氣誠息,說的話卻讓人七竅生煙。
什麼意思?周老爹出100兩巨資,占據修祠堂的大頭,連名字都不能留個。
周遊目光掃過四周,那些親戚族人都裝聾作啞不說話,不複往日的熱情。
遇到土豪惡霸了!
五伯周來喜來者不善,吞掉100兩還不算完,還想以族規親情PUA老爹。
這次給100兩修個祠堂,下次遷祖墳就敢開口200兩,獅子大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