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鸝字封號 4(2 / 2)

就有人斷章取義用《昭陽趣史》中漢成旁讚美趙飛燕話,來說的禮義人指的是功夫好。

那麼,就要請問了,既然說‘文’字貼合,誰會用‘文’這個字來形容功夫好?

到這裡,某容就想到了一個成語,正好能解釋文這個字和禮義二字的關係。

這個成語便是大家耳熟能詳,十分熟悉的四字成語:繁文縟節。

繁文縟節指的就是很繁瑣的禮義和禮節,文這個字,在古代也通禮義。

《論語·子罕》篇提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這裡句話的意思是周文王沒了,周代的禮義就不能體現了嗎?

既然提到了禮義,那咱們再來看《禮記》。

《禮記》其中的《冠義》篇,前麵幾句是: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

這些話什麼意思呢?

頭一句,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是說人之所以稱之為人,便是因著有禮義。

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說的是:禮義從何開始,從舉止得體、態度良好、言談謙順開始。

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說的是,隻有舉止得體、態度良好、言談謙順才算是有禮義。

那麼我們把靜默謙順四個字單獨拿出來看,來看看真的是拿不出手的形容嗎?

靜默最早的出處,是來自於唐朝詩人杜牧。

杜牧遇李白,那和周瑜遇上諸葛亮一樣。

但杜牧心裡再是不痛快,麵上也保持了良好的態度,不與李白一爭長短。

喜歡綜影視從安陵容重生開始請大家收藏:綜影視從安陵容重生開始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喜歡綜影視從安陵容重生開始請大家收藏:綜影視從安陵容重生開始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