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知道餘鶯兒的出身後,立馬就將人接進宮。
一入宮便是正四品美人,但卻沒有關注餘鶯兒。
榮妃聽說餘鶯兒的事,隻說了一句:“又一朵好好的花,被摘進了宮裡。”
皇後聽說餘鶯兒有幾分像先皇後,則是嗤笑道:“一個女使出身的丫頭,在這宮裡怕是活不過幾天。”
等到請安之時,眾人見過餘鶯兒的模樣,更是不把餘鶯兒放在眼裡。
無它,宮中絕色美人太多。
即便裝扮的有五分像靜安皇後,餘鶯兒的顏值也不值一提。
當然,在這個皇宮裡,倒是不像大清那般講出身。
榮妃泥瓦匠出身,其他妃嬪殺豬的,賣豆腐的,比比皆是。
女使出身的餘鶯兒,並不會被人看不起。
皇帝夜裡過來,談起詩詞來。
餘鶯兒就會那兩句,直接說道:“妾讀書不多,但有兩句詩,卻是最喜歡。”
“願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皇帝驚喜的拉過餘鶯兒,讚道:“這首詩靜安也喜歡。”
“待到冬日梅花盛開,朕要帶著你賞梅飲酒。”
餘鶯兒到死,都沒探究過這兩首詩的意思。
隻是,餘鶯兒想不明白,入宮不都是為了爭寵。
甄嬛念完詩卻藏頭露尾的,旁人還不能借機爭上位嗎?
甄嬛不要的,彆人也不能用是不是?
能做妃子享福,為什麼要老老實實的為奴為婢?
皇上第一麵就發現餘鶯兒不是當日念詩的人,但甄嬛卻非要在餘鶯兒被打入冷宮後,還提餘鶯兒欺君,對餘鶯兒是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