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提一下的是,她出版的那本《有多少愛可以死磕》沒有大火起來,但是那位書商大姐打來電話說,這本書並沒有賠錢,還讓她賺了幾萬塊,之所以沒有大火有兩個原因。
第一,雖然她的文字很有風格,但她的文筆還比較青澀,也沒有人氣基礎。
第二,她是新人,不是名人,出版商不敢冒險投資給她宣傳,一點宣傳都沒做,還賺了幾萬塊錢,也算不錯了。
所以,事隔兩年,那位書商大姐遵守了當初對薑西的承諾,又出了薑西的一本《激情的一半是折騰》。
薑西當時特彆高興,以為自己第二本出完就還能出第三本,感覺這回真的要火了,結果,第二本出完就再也沒有第三本了。
倒不是因為她書寫的不好,第二本書那位書商大姐也賺了幾萬塊錢,但是網文發展越來越強勢,近乎以饕餮吞天吞地的姿態吞噬了紙書出版業,所以,一些小的書商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就算那書商還想出薑西的出也出不了了,而真正的出版社審稿要求又特彆嚴格,薑西的文字還沒有達到那個要求。
所以,在她又給出版社投了幾次稿子都石沉大海之後,薑西就又把心思收回到網絡這邊來了,儘管依然撲街,但她仍然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她說,成績好就當運氣好,成績不好,就當彆人給錢學徒練手了,怎麼都不虧。
我,“……”,行吧,隻要她心情好,怎麼都行,反正我們家現在的生活費也不缺她那點稿費了。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薑西激動得跟我說,“我在網上看上了一套房子,56.7平米的一個小三居,在德勝門外大街那裡,西城區五路通小學學區,目前報價八十三萬。”
其實她說這一大串的數據,我也聽不太懂,也不知道是便宜還是貴,我也沒研究過,也不知道好在哪,不好在哪,反正她這樣說了,我也跟著興奮地說,“那我們去看一下吧?”
薑西說,“我來跟中介約一下。”
薑西動作特彆快,沒用幾分鐘就跟中介約好了,中介說是看房方便。
我突然想到一個顧慮,“假如我們看上了,也不能買啊,我們的房子還沒賣出去,再說,我們的這個小房子市場報價是七十萬,到時候具體能賣多少錢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也不知道啊!”
薑西笑著說,“這些都不用擔心,這種事就順其自然,反正我們去看看房子也不損失,看上了的話,就抓緊時間賣我們的房子,趕得及,趕得巧,就買,趕不及,趕不巧,就再買彆家的唄,我這一星期已經看了很多房子了,選擇不同類型的房子看,才知道哪一種最適合我們買,如果看得少,買房就太茫然了,但是一旦有錢了,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要太優柔寡斷,免得錯過了最合適的。”
“老婆你說得都對!”
我微笑著說,一臉馬屁精樣子,實際上是我聽著她的話頭都快暈了,我還是決定不操這份心了,可能我也沒這方麵的天賦,越聽越糊塗,一切聽她的好了。
德勝門外大街離我家也不遠,走路十幾分鐘就能到,我跟薑西抱著江東西,還有薑西媽媽,我們一家四口晚飯後溜溜達達就跟著中介去看房了。
這是一個八零年代建造的職工宿舍樓,二三環內的房子,新房我們不考慮,因為買不起,老房還勉強可以買六十平以下的。
今天看的這個房子,就是所有戶型中,極少極少的56.7平還能做成三居室的房子。
我跟在他們後麵走進房子裡一看,房子的裝修已經很老了,但好在還比較乾淨,屋裡隻住了一個單身小夥子,因為其他人都搬走了,住更好更大的房子去了,這個小夥子是這家原房主的外孫子,家族老人去世了,留下這個房子給後代,兄弟四五個的後代們就等著把這個房子賣了分錢。
這個房子也是一進門一條橫的小走道,然後南邊一個臥室,北邊兩個小臥室,廚房不大,站一個人做飯沒問題,但是廁所就非常小了,好像隻有兩平米多一點,裡麵隻能站一個洗澡,或者坐馬桶上一個人,多一點空餘地方都沒有。
想象一下,56.7平米三個臥室,那不都是從廚房、衛生間、客廳擠出來的麵積嗎,其實等於隻有一個走道,沒有客廳,但……
這對我們來說,依然屬於豪宅了。
薑西看到這房子就雙眼冒光,渾身雞血爆棚,她歡快地對我說,“這麼大麵積的房子,隻有這一套是三居室,非常稀有呀,如果我們能買上這個房子就好了,我媽可以有一個自己的臥室,我和你有一個臥室,江東西自己也能有一個自己的小房間。”
本來我是沒覺得這房子有多好,畢竟廁所和廚房那麼小,客廳也沒有,但是被薑西那一臉美好向往的樣子一感染,我就覺得,跟她住窩棚也會很幸福。
於是我笑著說,“老婆你覺得好就好。”
“不過,我發現這房子還是有一個問題,”薑西似乎突然發現的。
“什麼問題?”我立刻問。
薑西看了一眼她媽媽說,“這個房子在三樓,我怕我媽越來越爬不動了。”
薑西媽媽馬上說,“你們不用管我,我還能活多少年啊,你們看好就行了。”
這話說的,我和薑西聽了都特彆難受,雖然我們也知道,薑西媽媽沒有彆的意思,說得就是她的心裡話。
薑西媽媽似乎也感覺到自己說的話不太好,馬上改口說,“我現在還能爬動,真到爬不動的時候,你們給我租一個一樓住嘛,我覺得這個好解決的,這房子要是真好又稀有,值就買了。”
這話提醒了薑西,薑西馬上說,“也對,到時候我們全家就租一個一樓住,這個稀有的戶型,如果能買下來,我覺得以後升值價值會高於同等麵積的房子。”
關於居住價值我都搞不靈清,關於升值價值,我就更搞不明白了,所以,她說什麼就是什麼。
“老婆,那就趕緊賣我家的房子,賣了馬上買。”
“嗯!”薑西衝我笑著答應一聲後,轉頭對中介人員小張說,“趕快幫我把我家的房子賣掉。”
小張說,“行,姐!我努力幫你賣。”
回來的路上,我問薑西,“其他房子還看嗎?你不是說多看點好嗎?”
薑西說,“現在已經不需要再看太多的房子了,我已經選好了我要買的戶型,其他戶型的房子我就不看了,除非還有一模一樣的戶型出來,我才會看,否則已經沒有必要浪費時間了,如果這個房子被賣掉了,我才會退而求其次再選擇60平米左右的兩居室。”
“哦!這樣啊!”總是覺得她凡事心裡都特彆有數。
這件事就這樣辦了,但因為當時的房事並不是很好,全球都在鬨經濟危機,所以房產交易量很低,我們家的老破小房子誰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
經濟危機最嚴重的當屬香港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留下的後遺症,據傳當時香港和深圳頻發跳樓事件,都是因為房貸太多,房價突降,導致倒掛,也就是說,房主把房子白送給銀行,還不夠還貸的。
深圳有一段時間鬨得最厲害的就是,很多人零首付全額貸款買的房子,然後房子大跌,房租也不值錢,原本的房養房計劃泡湯,銀行收了房子還在追債,被追的人暗無天日,還不起貸款了,也覺得房子不可能漲了,有些想不開的,不想去坐牢,便直接跳樓了。
其實那些人也是太傻了,活著就有希望,後來房價不是漲上來了,死的那些白死了,堅持懶活著的可能都翻身了。
所以,活著,我們要居安思危,活著,我們也要迎難而上,活著,就一切皆有可能!
因為這些事的影響,那時候社會專家以及相關人士都會蹭熱度地說:大陸的房價長得太快了,這已經是頂天了,不會再漲了,接下來肯定會像香港和深圳那樣突然大跌,所以勸大家不要買房,等房價降下來之後再買,否則可能會重蹈香港和深圳人的覆轍。
一瞬間專家滿天飛,謠言四處起,買房與賣房的人也都人心惶惶,不知道該不該買,也不知道該不該賣。
但似乎這些謠傳對薑西沒有任何影響,我從來都沒看到她慌裡慌張地跟我談論這些事。
說來也算是心想事成,沒多久,我們家的房子就賣了,是一對北京本地的小夫妻買的,這對小夫妻比我和薑西還小一兩歲,他們都是在銀行上班的,這是他們的二套房。
簽合同的時候,我聽到小媳婦的婆婆小聲跟薑西嘀咕,一臉地不高興,“我們家兒媳婦得知我拿到了十八萬的退休金,就想把這十八萬占為己有,她找不到好理由,就說要買房子,我跟我老頭兒本來都不同意買的,結果兒子不聽我們的,非說要買,然後兩人拿著十八萬作為首付,剩下的他們貸款自己還,咳!我們就這一個兒子,拗不過他們,把我們這點養老錢,全都啃光了,我們手上現在一分錢存款都沒有了。”
老太太這樣說,薑西也不能說什麼,便笑著說,“隻要兒子和媳婦孝順就行,以後他們會養你們的。”
那老太太撇撇嘴,“哼,能不能養誰知道呢,等我們不能動彈了,也領不到退休金了,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到時候可能也死了,本來我跟老頭兒打算用這筆錢出去旅個遊的,一輩子也沒怎麼旅過遊,現在泡湯了,他們倆也沒有錢,全靠每月現發工資現還貸。”
我聽著她的話,內心很是複雜,但又說不清道不明,沒資格去評判誰對誰錯,並且,我對父母也沒有做得很好。
楊琳和金丹聽說我們家的房子賣掉了,還聽說薑西要馬上買房子,楊琳和金丹專門來找薑西談了一次。楊琳還抱著她家兩歲的女兒來的,我家大閨女那時候已經三歲了,可以帶著她家孩子玩兒一小會兒了。
那天正好是周末,三個人坐在我家那個狹小的空間裡聊得火熱,她們就直接坐到薑西媽媽的床上聊的,因為餐廳那裡她們都嫌太局促了。
楊琳大聲小氣地說,“薑西我跟你說,你的房子既然賣了,錢你就放在手上留著,你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買,我認識一個香港的導演,他說他們香港現在的房價跌的特彆厲害,五五夭折,大陸現在的經濟也不怎麼好,這兩年房價長得有點飛,就你家這小破房看著還沒有公共廁所大,從十五萬漲到了七十萬,這聽起來都跟天方夜譚似的,怎麼可能還會漲啊!”
薑西聽著她們的話,隻是微笑垂眸,一副淡定姐的樣子,就是不回應,不反對,也不讚同。
金丹看著她這個樣子跟著著急,站起來掐著腰說,“薑西你還真彆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樣子,經濟危機真不是開玩笑的,跳樓的多了去了,你小門小戶的買個房子如果腰斬了,你受得了嗎?”
薑西終於笑著說話了,“謝謝你們的提醒,你們的話我會認真考慮的。”
她這樣說,楊琳和金丹才算放下這件事。
薑西問,“楊琳現在怎麼樣?跟你老公關係好嗎?家庭幸福了嗎?”
被問到這話時,楊琳眼神飄了一下,笑著說,“很好啊,我覺得我跟我老公現在是最好的狀態,我們兩個都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