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大明最後一個狠人最新章節!
自從戰場上出現火器後,傳統的重型鎧甲變得不堪一擊,從元代開始便出現了布麵甲和棉甲。
棉甲和布麵甲雖外觀接近,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甲胄,布麵甲甲片內置,而棉甲不同於布麵甲,其內部沒有甲片,是用棉花壓製,內部混合其他材料製成。
兩者的防禦對象也不同,布麵甲側重對傳統刀槍箭支的防護,棉甲則偏重對火器的防護。
明末朱國禎在《湧幢小品》中記載了“純棉盔甲”:“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
明代火器盛行,棉甲的製作工藝也經過持續改良,並非全部以棉填充,內部會添加織物、牛皮、紙等材料提升防禦力,實際上成為了複合甲。
八旗軍的棉甲最初是從明軍手中繳獲,後來經過改進產生,將采摘的棉花打濕反複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張這樣的棉片在綴成很厚很實的棉布,兩層棉布之間是鐵甲,內外用銅釘固定,最終形成八旗甲胄。
棉甲對火器的防禦效果非常好,布麵鐵甲則對傳統的弓駑具有防禦能力,並非所有八旗兵都穿得起棉甲,明末時期的棉甲並未普及,大多軍隊隻裝備布麵鐵甲,隻有八旗中精銳的重甲步兵才裝備著鐵甲和棉甲。
鄭家一下子能裝備數千鐵人軍,可謂是財大氣粗!
“啪!啪!啪”
鐵人軍也發出了反擊,紛紛用火槍還擊,他們使用的火銃絲毫不比靖武軍最先進的燧發魯密銃差,且使用的也是定裝紙殼子藥,裝填速度很快。
靖武軍人數雖有兩萬,但分水關地形狹窄,並不能布置幾個長數裡的火槍陣,隻能以數百餘人寬度的火槍陣進行前行攻擊。
眼見靖武軍前排不斷倒下,黃得功喝令道:“切陣,新兵退下,換一等甲士!”
靖武軍是後擴編的軍隊,由於擴編數目太大,火槍生產供不應求,靖武軍中除了早起的天武軍老兵,使用的是燧發魯密銃,大多新兵使用的還是明軍中普遍使用的鳥銃過渡。
鳥銃用藥小,鉛彈輕,威力遠不如改進後的燧發魯密銃,在八十九十步的距離不僅精準度差,穿透力也乏力,特彆對這個滿身都是精甲的鄭家鐵軍。
黃得功感覺到了壓力,他命令道:“將盾牌兵調到前排,下蹲防護!”
天武軍火器犀利,對戰時往往是一邊倒的虐殺,黃得功的靖武軍同樣複製著天武軍的模式,基本全軍都列裝火器,作戰時勇往直前,盾牌兵幾乎無用武之地。
然而此時,對麵的防禦太強,遠距離的兩軍對射,靖武軍討不到一絲好處,黃得功不得不調動盾牌兵增強防禦。
靖武軍的盾牌兵使用的是戚家軍的剛柔牌,與棉甲的製作類似,在堅剛擋牌上添加柔性皮革、絲綿、綿紙製成的盾,四五十步之外可避鳥統彈丸,屢試無失。
有了盾牌兵的加入,靖武軍的傷亡大大減少,不過雙方依舊在逼近,鐵人軍裝備火銃的比例較低,近戰能力超強,隻有近身他們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
而靖武軍同樣需要抵近射擊,黃得功很清楚,棉甲再厲害,隻要到了距離近了,一樣打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