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大明最後一個狠人最新章節!
接著,在朱慈烺的示意下,財政部的幾個官員就新的天武通寶(銅錢)所用材料分量進行了討論。
曆朝曆代都有數據參考,又有市場上流通的私錢質量和成本對比,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緊接著,會議的議題轉向了白銀。
朱慈烺看著顫顫巍巍起身的程國祥,道:“程老,你就坐下說話,不用起身。”
“臣謝過陛下恩典!”
程國祥也不客氣,喘了幾口氣坐了下來,臉上的褶皺漸漸舒展。
他快不行了,這次的新幣革新,他已經準備多年了,希望能在臨走之前親眼看著朝廷推行新幣,革新市場。
也不枉自己管了大明十幾年的錢糧,為大明貢獻最後一絲力量。
程國祥建議道:“臣建議發行銀幣,統一銀錢重量!”
在座的諸位,不是財政部的官員就是常年混跡在商界的大商人,對銀幣的概念還是熟知的。
銀幣最早是西洋人搞的,是銀本位製國家的流通貨幣。
流通在大明沿海地區的銀元是西班牙銀元,又稱柱洋、本洋、佛頭,是西班牙人百年前在拉丁美洲鑄造的銀幣。
萬曆年間,銀元流入大明市場,但一直沒有成為流通貨幣,僅僅是作為士大夫階層的玩物或收藏品。
中國直到清朝時期,才首次在西藏鑄行“乾隆寶藏”銀幣,道光年間在台灣福建等地仿製銀圓,光緒年間清廷才正式鑄造銀元“光緒元寶”(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
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製度以後,才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貨幣。
此時的大明,主要是以銅錢為支付單位,不過因為銅錢私鑄導致市場混亂,百姓們在物資交易中慢慢拋棄了銅錢而改成使用白銀,加速了貨幣白銀的大批量使用。
大明並沒有古代數值的銀兩,隻有官銀折色銀,為了方便統計鑄成了元寶的銀錠模樣。
那些市場流通的碎銀子,則是用銀剪從一錠銀子中剪下來的,再用銀秤稱重計算,還得看銀子成色,非常的麻煩,常常被剪的稀碎,還有磨損等消耗。
如果製成一枚枚的銀圓,就顯得非常方便,不必再稱重量,看成色,與民便利。
聽著程國祥的細細介紹,在場諸人無不敬佩,程老不愧是管了一輩子的銀錢,這項政策可謂是利國利民啊!
接著,程國祥將自己設置的銀元麵值做了詳細介紹。
按照成色劃分,還有含銀量不同,銀元的麵值分為一圓、五角、一角,一圓等於一兩銀子,以此類推。
銀圓的麵值畢竟不小,程國祥還設置了銅圓,麵額一分,相當於是十文製錢。
一文製錢,也就是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叫天武通寶。
相當於一枚天武通寶是一塊錢,一枚銅圓是十塊錢,一角銀圓是一百塊錢,五角銀圓是五百塊錢,一圓銀圓是一千塊錢。
按照物價計算,明朝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的六千百塊錢,天武朝的銀圓,如果成色好,價值方麵完全可以當後世的一千塊錢。
確定完銀圓,針對海貿等大宗商品交易,程國祥再度建議,推出紙幣。
一場大宗商品交易,動輒需要幾千上萬兩銀子,就算是新出的銀圓,麵額最高的一圓,也得要上千斤,怎麼拿?
以往大明國內的大宗商品交易,大多是用明商銀行的銀票,但明商銀行畢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很多地方的商人依舊不方便,來自歐洲各國的商人們更覺得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