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推動時代的人(1 / 2)

自崇禎十四年的“太子題”出現,大明在自然科學的研究上,仿佛踏上了一艘飛剪船,在速度上遙遙領先同時代的普通船舶。

特彆是地球引力的發現,像是打開了人類認識地球的大門,諸多有識之士開始重新認知研究地球。

每年皇宮中流傳出的“太子題”、“天子題”,以及巨額獎勵,激發著全民對科學的執著,同時,也指引了人類對地球和科學探索的方向。

大明的科學家們,逐漸發現電的各種特質及應用。

但是幾千年來,人們隻是觀察了雷電等自然現象,並不了解電的本質,好在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

早在古羅馬時期,有個醫生腦洞大開,建議患有像痛風或頭疼一類病痛的病人,去觸摸電鰩,企圖依靠強力的電擊治愈患者的疾病。

這是最早的電療思想,也是人類對電使用的最早探索。

近一點的,就是萬曆時期,英國“電學之父”吉爾伯特撰寫了第一本闡述電和磁的科學著作《論磁石》。

那是一本具有現代科學精神的書籍,著重於從實驗結果論述,晉王朱和墘從十二歲時便拜讀了這本大作,深受影響,對於電和磁特彆有興趣。

天武二十三年時,太子和漢王兩黨忙著爭權奪利,年僅十四歲的晉王朱和墘,本著熱愛、嚴謹的科學態度,已經開始對電與磁的現象出現進行了係統性研究。

紫禁城中的九五飛龍殿是他的研究室,萬有引力定律發現者的牛筆先生,是他的老師,還有皇家科學院的眾多院士,都十分喜愛這位聰明的晉王殿下,不時對其擴充其他領域的知識。

天武十六年時,皇家科學院一名伯爵將銅片和鋅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與曆史上的伏打電堆無二,堪稱是現代電池的元祖。

伏打電堆給予科學家一種比靜電更穩定的電源,能夠連續不斷的供給電流,大明皇室和一些主要衙門用此維持電燈照明。

天武二十六年時,年僅十七歲的晉王朱和墘在做實驗時意外發現,電流能夠偏轉指南針的方向,演示出電流周圍會生成磁場,也就是電流的磁效應。

隨後,朱和墘將這現象稱為“電磁現象”,又進一步做了大量實驗,研究了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之間的關係,並做了定量描述,總結出了“晉王定律”。

也就是二十一世紀初中物理課上學的“安培定律”,也叫做右手螺旋定則.......

應用這理論,可以製作出來磁性超強勁於天然磁石的電磁鐵。

之後,在皇家科學院幾名數學家的指導下,朱和墘發展出一套精致的數學理論來分析電路。

天武二十八年時,朱和墘對皇家科學院發明的電池進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為電解液,解決了電池極化問題,製造出第一個不極化,能保持平衡電流的鋅銅電池。

大多的發明,最初的用途基本都是用於軍事目的,隨後才是民用。

這些年來,朱和墘一直在研究著使用電來傳遞訊息的可能。

在外人看來,晉王朱和墘與喜歡木匠的天啟皇帝一樣,整日不乾正事,儘瞎搞!

可誰又看到了他的努力?他對科學的嚴謹執著?

每每聽到那些酸儒們的流言和譏笑,朱慈烺都會感到十分痛心。

但他又不能出來辟謠,把自己的兒子誇的多麼偉大。

因為這些發明所帶來的成果,最初都是在極小的範圍內使用,一時無法普及。

酸儒們感受不到科技帶來的改變,隻能占據禮儀道德製高點進行口水。

朱慈烺堅信,時間能證明一切!

老四朱和墘推動了時代的發展,他對後世的影響,甚至會超越他這個父親!

電報的發明,不僅使得長途通訊的價格大大下降,大大縮減軍事通訊時間,就算是一般普通人亦可使用。

隨後,朱慈烺親臨九五飛龍殿實驗室,參觀電報拍發的演示。

晉王發明的電報並非無線電,屬於最早起的單線式,需要透過使用架在陸地上的電線進行通訊,而且傳送距離有限,更不能越過海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