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看著戶部尚書恨的牙癢癢的,昨天她設宴時,這老東西還滿臉賠笑,今天要表明立場,他果然就露出了狐狸尾巴。wwW.
外籍流民的事看似是小,實則牽扯甚廣,會被損傷利益的人也不在少數,幾位權臣拿冠冕堂皇的理由反對變法也無可厚非。
毓秀打了個太極,“流民之事不止是外籍士子之事,士子裡也不止有一個陶菁,我什麼時候說要封陶菁做官了,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他的真才實學如何,要等會試後才知道。朕聽說他是鄉試解元,想來也該有些本事,否則就是他那一州選不出人才?”
右相在心裡腹誹,皇上你都許人進會試了,哪裡還有商量的餘地,這是早早地就要打出一張天子牌?
吏部尚書閃身出列對毓秀拜道,“皇上三思,我朝許外籍侍子考取功名已是大大的恩典,要是再恩準會試殿試,豈不損了我西琳士子?”
又一個兩麵三刀的老狐狸。
毓秀任監國時就知道朝局是一潭深水,朝臣顧忌先皇,黨結黨爭都不敢過於外顯,如今形式漸漸明朗,一乾權臣欺負她年輕,明擺著要撕破臉。
毓秀拿眼看了一下滿堂朝臣,眾人或多或少也是同樣的想法,越是這樣,她越覺得悲哀,“若我西琳士子有真才實學,何懼有損?”
吏部尚書哀哀一歎,“皇上說這話,不怕傷了西琳臣民的心?”
此言一出,下麵馬上有人附和。
毓秀笑道,“朕以為,凡是在我西琳出生的百姓就是西琳的臣民,二代流民不該再歸入外籍。差彆待之,尚書大人可曾想過他們會不會傷心。”
右相對工部尚書遞個眼色,工部尚書趕忙也站出來幫腔,“親疏有彆,內外有分,皇上宅心仁厚,對外籍也存著一分仁愛之心。變法事大,還請皇上三思,若對我朝百姓與外籍一視同仁,這天下就要大亂了。”
帽子扣的倒結實。
“哦?尚書大人倒是說說,怎麼會天下大亂?”
六部中有兩位女尚書,一老一少,工部尚書正是那資曆老的,尚書大人的庶妹是右相夫人,兩家姻親聯係,從一開始就站成一隊,毓秀明知她拉攏不來,一早也沒費那個心思。
工部尚書正身稟道,“我朝嚴禁土地買賣,隻為耕者有其田,若外籍一入西琳境就輕取戶籍,分得田地,流民豈不大批湧入?建造工事何等要緊,若不分本國外籍任用工匠,中間有個差池,如何是好?朝廷舉仕也是如此,祖宗定下三代才可入籍的規矩,也是怕居心叵測之人混入朝堂,偷竊機密,擾亂朝局。家世不明,身份不清之人,有再好的才學,又怎麼敢放他考進士。”
毓秀忍不住冷笑,混入朝堂擾亂朝局的人也不一定非要是外籍,下頭站著的一乾重臣,有幾個不是居心叵測。
“宮中服侍我的侍子,許多都是外籍,若真有奸細想混入朝堂偷竊機密,何必十年寒窗苦讀,混入宮在女主身邊豈不更方便?”
工部尚書一皺眉頭,“皇上此言差矣,宮廷選侍嚴瑾,進宮伺候的宮人哪個不是被詳查三代,驗明正身,怎麼會有奸細混在女主身邊?”
毓秀就等她說這一句。
“尚書大人也說宮廷選侍嚴瑾,既然能對進宮伺候的宮人詳查三代,驗明正身,怎麼對考取功名的士子就行不通?三年科舉,全國考取孝廉的有幾人?會試後上殿試的又有幾人?會比挑選篩查宮人還難?”
工部尚書被噎了個正著,還麵不改色心不跳,“皇上這麼說,豈不是強詞奪理,臣以為……”
毓秀還想聽她怎麼以為,右相卻站出來打斷她的話,“尚書大人三番兩次出言頂撞皇上,太放肆了,還不向皇上請罪。”
工部尚書看了右相一眼,慢慢跪下身子,伏禮對毓秀叩道,“臣一時失言,衝撞了聖上,請陛下開恩,饒了我這老糊塗。”
打了巴掌又喂甜棗,毓秀本想乘勝追擊,結果被右相攪了戰局,這種情況下她要是再窮追猛打,唯恐又落下個心胸狹窄的名聲,毓秀隻能對工部尚書揮手叫平身。
刑部尚書看了一眼兵部尚書,兩人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想摻和,兵部尚書又看了一眼定遠將軍,定遠將軍一派淡然,作壁上觀看戲看的好自在,兵部尚書又看了一眼神威將軍,神威將軍倒是很想替毓秀說話,可她是華硯的母親,硬插話恐怕有幫親之嫌。
同樣不動聲色的還有禮部尚書,外籍與士子之事本就是禮部分內,這一位是最有資格說話,他卻從頭到尾都裝啞巴,毓秀也弄不清他心中所想。
場麵尷尬了好一會,毓秀幾乎要開口點禮部尚書的名了,卻見大理寺卿對她輕輕搖頭。
毓秀就改口叫大理寺卿,“程卿以為如何?”
程棉閃身出列,避重就輕,“臣請陛下看在陶菁十年寒窗苦讀的辛苦,放他出獄時,不要革去他生員的功名,還保留他孝廉的身份。”
毓秀笑道,“朕這就擬旨,著大理寺與刑部重申當年之事,為獲罪的生員平反。受牽連的士子一並恢複功名,朕之後會同禮部商議,什麼樣的外籍生員有資格參與會試殿試。”
“皇上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