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合資成功(2 / 2)

為了這個項目前前後後忙活了兩個多月,終於可以說是塵埃落定。

兩個半月的時間裡,能在重重阻撓之下把這件事情落實,這種速度簡直可以說是神速。

這也是因為自己這邊的朋友多,合作夥伴多,也是不吃獨食的好處。

在這看了一會後,朱耀靈也就回去了,這裡現在也沒有什麼好看的,就是一個大工地而已。

這個五年三期,總投資將會達到五億美金的集團製造企業,現在連個雛形還都看不到呢。

而作為大投資方,朱耀靈將會在五年內,拿出三點五億美金,分五年時間投入到這個集團當中。

而京城市政府,將會以地皮加一部分資金作為投資,而華清大學則是以技術投資和資產為主,再加上一部分資金的投資。

但是光刻機的前期製造,已經開始了,製造場地是在華清大學下屬的一個小廠子裡進行的。

現在實驗室裡的那台光刻機和整個成套設備,就是在這個實驗室性質的小廠子裡完成的,現在這個廠子,作為華清大學的投資資產也並入到了京港集團裡麵了。

這個小廠子,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五臟俱全。可能它的產能無法和那些大廠子去比。

但是小批量的生產,比如年生產個二十幾台還是能夠做到的。

努努力,半年時間裡,先弄出來一條包含十幾台光刻機的芯片生產線也不是不能做到。

現在實驗室的那台光刻機,在伍家豪教授和常建國教授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終於在一個月之後,把良品率從百分之四十九,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

這樣的良品率,在現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可以被接受了,要是想再提高的話,那麼在整體設計之前,就需要把很多問題都考慮進去,並且還要再次提高加工和組裝工藝。

而要想達到這種效果,那麼就不是華清大學一家就可以做到的了,那需要從上遊配件加工的時候就得進行設備的改造更新,和工藝設計。

這可是一個極其龐大和漫長的整體係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所以現在隻能在這台,已經完成了的光刻機裡挖潛力,能提高多少就提高多少。

一切都是為了後邊,更好的產品設計和生產能力打基礎。

在回到了華清大學之後,他在華清大學下屬的那個小工廠中找到了伍家豪教授和常建國教授。

向他們說道:“伍教授,常教授,我這兩天就準備先離開了,你們這邊要是有什麼事,直接找我們這邊留下的廠長邱德林先生就好。

如果他無法解決,那他會告訴我,我來解決。

現在我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這個小廠子,能不能在半年的時間裡,先搞出來一條合格的生產線。

成本上我可以適當放寬,但是我需要質量和速度,雖然這兩點本身就是很矛盾,但是時間不等人啊,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去等待了!”

伍家豪教授作為技術支持的一方,沒有說什麼,隻是看向了常教授。

而常教授在沉思了一會,說道:“可以完成,這點我可以保證,半年時間,在這裡先弄出來一條十五台光刻機的生產線。

但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個目標,那麼成本肯定會上升不少,相比於我們在實驗室那套台設備,它們的成本,基本不會有什麼太多的下降。

畢竟這是這個小廠子還是有著一些實驗性質,並不是專業的大型設備生產企業。”

對於這點朱耀靈是有心理準備的,前期投資的成本較高一些,他也是能夠接受的。

雖然設備成本會比在國際上采購高出來百分之二十,但是,在這小廠進行生產線的製造過程當中,也會培養出來一大批的生產技術人員。

而這些人,如果沒有經過實際的生產操作,那麼他們是無法培訓成長起來的。

而那些高出來的成本,相對於培育出來一支精乾的隊伍來說,簡直是太值了。

因為這樣的高技術團隊,不是你有錢就能買來的,那是需要很多的條件配合下,才能慢慢成長起來的。

而且這裡背靠華清大學,這裡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華清大學的高材生。

其隊伍質量之高,是彆的地方所不能比的。

而京港集團雖然是合資企業,但是合資方是京城市政府和華清大學。

和那些彆的合資企業還不一樣,這個企業,天生就有一些彆的合資企業所沒有的貴氣。

所以很多華清學子,早早就預定了這裡,就連出國留學的名額,都不一定比到京港集團工作更有吸引力。

因為這裡也還有外資不是。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