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連山先謝過了之後,喝了口茶之後,說道:“老爺,這一趟連山不負所托,真的找到了那些瓦尚嘎族人,還帶回來了三十人,其中十歲左右的孩童男女,各帶回來了十人,剩下的成年男性六人,女性四人。
其中兩個男性,是瓦尚嘎族的兩個部落酋長,他們都是隻有不到三百人的小部落。
其中的一個部落,是生活在帕泰島上的,一個是生活在索瑪裡南部沿岸地區。
他們現在的生活狀態,說實話,和原始人沒什麼太大的區彆。
他們住的是泥土牆,或是圓頂,或是人字頂的茅草屋,但是他們會弄土炕,還會給自家弄個圍牆。
他們穿的是魚皮或是獸皮做的圍裙,布料極少。基本上是以漁獵為生,也會少量的種植玉米和小麥。
但是他們的耕作手段很落後,可以說就是靠天吃飯,木頭棒子往地上插個坑,點上種子蓋上土,也基本就完事了。倒是有一些勤快的會弄些溝渠什麼的,不過很少。
但哪怕是這樣,也比那些內陸的本土純黑人要好很多,那些土著黑人,除了打獵之外,就再不會做什麼了。
屋子沒有那些瓦尚嘎人建的好。耕種,他們基本不懂,隻是把種子丟到地上,再踩一腳,把種子踩進了地裡,那就算是種好了。
他們連拿個木棍給地上杵個坑都不會去杵。”
柯連山說到了這裡,一起在茶室中的老三朱耀月,突然噗呲一下的就笑了,說道:“連山叔,這世界上不會真的有這麼懶的人吧,種地啊,那拿腳踩也叫種地嗎?
雖然我沒有種過地,但是我還是看到過的,那怎麼也得翻下地,然後弄個壟什麼的吧,就那麼踩,能種出來才是見鬼了呢。”
坐在朱耀月身邊的李長生,也是點了點頭,表示認同,然後就那麼笑嗬嗬的看著朱耀月,也不說話。
朱耀靈看到後,隻能歎息一聲,暗自說道“這個世界上又多了一條舔狗。英雄難過美人關啊!”
柯連山在看著眼前這一對的時候,也是笑著說道:“不要用我們的眼光去看非洲那裡。
你可是要知道,在整個非洲,絕大部分的國家,他們的建國曆史還沒有二十年呢。
整個非洲,除了北非沿地中海地帶和南非之外,剩下的,一直都是在部落狀態。
哪怕他們現在有了什麼民選總統,那也就是那樣罷了,都是各方勢力扶植起來的傀儡而已。
在之前二三百年的時間裡,那裡隻出一種特產,那就是奴隸。
當你看到他們用腳踩來種地的時候,你就知道為什麼非洲幾千年來,始終都沒有出現過真正的農耕文明。
而農業曾經最發達的埃及也就是那麼回事,我從沒看出來那裡的農業有多發達。”
回答了朱耀月的問題之後,柯連山又接著說道:“這次我找到的這兩個部落,他們的人種,確實和本地的非洲純土著有著很大的差彆。
比如,他們膚色相對較淺、頭發較長且相對較直、眼睛較小、嘴唇較薄,這一點就和非洲當地土著有著很明顯的區彆。
從這一點上來看,他們傳說中說的,他們的祖先是大明鄭和艦隊遺留在那裡的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至少跟隨我過來的這兩個酋長,就說他們的祖先一個是船上的醫士,一個是船上的護衛。
而這兩個人,確實是會一些中醫和搏殺技藝,尤其是那個說是護衛的後代,我和他比量了一下,他的那種拳法,確實有點江南古船拳的痕跡。
我之所以知道,那是因為我和孫家武館的孫師傅切磋過,他就是古船拳的傳人。
那種方寸之間取人性命的打法,幾乎和孫師傅一樣。
而孫師傅說過,古船拳,發於古吳越,興於明初,是當年江南人反元的時候興起的,後來就一直在江南漁民船家中傳承了下來。
從這點看,時間上完全對得上。
而且,我還在他們部落的家中見到過扁擔,這和上次老四說的一樣,而在彆的部落就沒有見到過扁擔。
所以我還是認同老四說的,那些瓦尚嘎族人,確實是我們明朝時遺落的後人。
而且老爺,您知道瓦尚嘎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嗎?”
“哦,是什麼意思?”朱父好奇的問道。
柯連山說道:“在當地的傳統語言斯瓦希裡語中“瓦尚嘎”可以理解為,上邊來的人,或是天上來的人。
在當時的非洲社會環境下,大明艦隊的人,對他們來說,確實是天上來的人。”
朱父聽後,也是點了點頭說道:“看來這些人,確實是我大明遺族啊。”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