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銀河係扁平銀盤的上端,同時這個位置也位於英仙旋臂的中後段,在往上走就沒有什麼恒星了。向上走肯定不行了,剩下的選擇是要麼繼續往英仙旋臂的末端走,要麼往銀心方向走。
人類沒那麼大膽,所以選擇往懸臂末端繼續前進。
於是人類在其中一顆恒星係補充了一番資源後,便繼續遠航,這一次人類航線的策略不是曲速航行走幾百光年才停下來補給然後繼續走,而是曲速航行走個百光年,然後便退出曲速,再以常規動力的方式加速,讓整支艦隊達到某個速度後勻速飄著。
且儘量更多時間保持這種常規勻速航線的狀態。
如此做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讓人類對星空的各種觀測更久,更精確一些。畢竟艦隊如果在曲速航行狀態的話,巡天望遠鏡陣列是沒法觀測星空的,那會因為曲速泡的扭曲而失真。
話說回來,人類文明也可以呆在某個恒星係裡,一邊開發資源建造戴森雲,一邊觀測星空。其實在這之前人類就是這麼做的,但每次停留在恒星係裡有一段時間後,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嶽淵總覺得心神不寧,總覺得呆在恒星係裡太久會有麻煩,總覺得在恒星係裡頭就跟在陽光下一樣有一種敵暗我明的感覺,總覺得哪天就忽然檢測來自宇宙深處的艦隊來到自己停靠處與自己相遇。
於是乎,人類文明在這之後就改變了策略,把觀測的狀態放到了星際之間的勻速流浪狀態上,這下子嶽淵就覺得舒坦多了,沒有了那種感覺。
其實並不是嶽淵有了什麼心靈感應,他隻是瞎操心罷了,就是想太多,又經曆個過這樣的事,然後便經常聯想到當年與坤泰文明的相遇場景,變不自覺的往這方麵想,屬於迫害妄想症的一種。
不過他這種迫害妄想症卻在不知不覺中救了人類一次,隻不過沒有人知道,他自己也不清楚。
大概在人類離開這個停靠的恒星係大約三百光年後,這顆恒星便迎來了它自誕生以來的第二位客人,是三艘五級文明探測飛船,外形與之前人類消滅的那艘探測飛船一般無二。
顯然是那個英仙貿易聯合會的五級文明,三艘飛船在這個星係探索了一番後,便發現了人類在這裡停留過的痕跡。
倒不是人類落下螺絲釘了,而是他們發現了恒星係外圍岩質星球有被開發過的痕跡。當然了,他們隻知道是有文明來過這裡,以及大概能判斷出開發資源的文明大概的科技水平,卻不知道是哪個文明。
科技水平的判斷其實並不難,大概從資源開采地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一些,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擁有怎樣科技水平的文明就會弄出對應的動靜。
就如一個四級文明,他們很可能會在資源開采過程中使用殲星炮摧毀小行星方便獲取各種礦物質,而三級文明卻沒有這種本事,因此如果發現有這種情況,就可以判斷得出對方是四級文明了。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