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導彈化改造,屬於革命性改造,無論規模大小,都必須使用艦體界麵完成。
許星辰當然也莫得辦法,隻能按照係統的提示,打開了重慶前輩的艦體界麵。
重慶艦,原為英國皇家海軍林仙(阿瑞托沙)級輕巡洋艦四號艦,曙光女神(歐若拉)號,二戰後交付給國更名為重慶。
小重慶是驅逐艦,排水量千多噸,她的前輩是輕巡洋艦,排水量六千百噸,幾乎是小重慶的兩倍。
重慶艦是在956e現代級服役之前,共和國理論上曾經擁有過的,噸位最大的主戰軍艦。
現在的重慶前輩,也是許星辰這個提督府內,艦體的噸位最大,火力也最強的艦娘,在某種意義上是提督府的旗艦。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麵,重慶一直是提督府的絕對主力,經過了多次的小規模改造,加裝了很多武器設施,艦體上都堆滿了。
現在想要在不動艦體表麵設施的前提下,再塞進去兩組以上的聯裝導彈發射架,那顯然是不現實的,隻能拆掉一些老裝備。
許星辰首先撤掉了艦橋前方的二號炮塔,空出來的位置安裝一座聯裝海鷹-1甲發射架,後期可以再換成防空導彈發射架。
然後將艦體部的水上飛區域清理掉,兩座煙筒間20多米長的區域,安裝兩套聯反艦導彈發射架。
水上飛現在雖然有點用,但是許星辰下個階段的科研目標,包括現代的多用途海上直升,到時候裝在艦尾就行了。?接下來在第二煙筒後方,後桅杆前方,四座副炮的間,清理掉這裡的救生設施,再布置一座聯裝發射架。
這樣總計四座聯裝海鷹導彈發射架,內部直接攜帶十二枚海鷹1甲改導彈,下麵的彈藥內再加一組十二枚備彈。
最後,在艦體內部,找幾個相對安全的空閒艙室,設置成導彈的液體燃料倉。
再把配套的觀測和攻擊雷達安裝在前桅杆上,確保達到0公裡以上的觀測距離,增加配套的發電模塊供應電力。
艦體部的魚雷,艦體最後的主炮,都暫時保留下來,以應對仍然可能存在的,突發性和意外性的近距離戰鬥。
改造方案規劃完成之後,許星辰啟動了係統內的改造模擬測試工具,驗證自己的調整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嚴重問題。
點下按鈕之後,一個短粗的紅色進度條馬上浮現出來,迅速的從頭跑到了結尾,然後生成了格式化的詳細的測試報告。
許星辰仔細看了一遍報告,確定自己的整體調整方案沒有問題,隻是在細節上有些不完善的,並且給出了優化方向。
許星辰馬上按照提示的優化方向,繼續微調了自己的改造方案,然後再次啟動模擬測試。
這次的驗證跑的更快,係統很快就再次給出了新的測試報告,改造方案本身已經沒有問題,但是對改造後的目標艦體有些建議。
改造後擁有12枚大型反艦導彈,4門152毫米艦炮,6枚5毫米魚雷,8門102毫米高平兩用炮,對艦火力非常充沛。
但是防護能力較為薄弱,缺乏遠程預警和探測能力,建議後期改造進一步提升防空預警能力。
許星辰當然知道這些情況,自己當然希望直接裝上近防炮、防空導彈、相控陣雷達,但是現在不是沒有嗎……
許星辰帶著幾分無奈的心情,點下了最終啟動改造按鈕:
“重慶艦:基本型導彈化改造方案,具體改造項目列表如下……
“改造需要消耗元初物質1200單位,活性能量1500單位,預計需要時間15分鐘。
“啟動改造後,目標將進入休眠狀態,是否啟動改造?”
許星辰深吸一口氣,再次點下了確認按鈕。
床上的重慶前輩,發出一聲輕微的低吟,進入了深度的休眠狀態。
許星辰看著係統界麵上,已經開始跳動的倒計時,稍微鬆了口氣,輕輕抹了抹額頭的汗珠。
然後小重慶從許星辰身後,探頭越過許星辰的肩膀,看了看床上的前輩,扭頭又看了看旁邊的許星辰,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