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終於有能看懂的戰鬥了……(2 / 2)

“額……這航母的甲板是怎麼回事?”

“沒有螺旋槳的飛應該是噴氣式飛,但問題是怎麼甲板兩邊都能放飛?”

“換成艦體狀態下,就是飛從間往兩邊起飛嗎?”

“但是她在加速啊,艦首方向是逆風的,但是艦尾方向不就是順風了?”

“順風放飛飛太危險了吧?關鍵是速度根本不夠起飛吧……”

“還不如原地停著呢……但是原地停著的話,辦個甲板的長度,可能不夠飛起飛的……”

“她甲板上裝著彈射器,她的飛是通過彈射器放飛的。”

“這操作也太異想天開了,關鍵是竟然還可以正常工作……”

“這樣的話,豈不是說,一艘航母可以當兩艘航母來用了?”

“最起碼放飛飛的效率,遠遠高於一艘普通航母。

“等等,她的飛怎麼走了?那才不到十架飛啊!

“這飛的速度,我的天啊!”?現場的爭論進行到這裡,大家似乎終於明白了,湖南這個艦娘的戰鬥方式,到底是怎樣的,隻是結論跑偏的有點厲害。

雖然有一些觀眾,覺得這個討論結果有大問題,但是現在大家已經來不及仔細思考了。

因為湖南的“強5乙改渦扇重置”飛,放飛了個小組之後,就直接離開母艦上空,飛往作戰區域了。

傳統的航母艦載作戰,通常都是集群式的,航母會一次性放飛儘可能多的飛,先起飛的飛會在母艦上空盤旋,等待下麵的同伴都上來之後,彙合成群之後再出發。

而現代戰鬥的作戰方式,則往往是兩架、架、四架這樣小組模式,最多是幾個小組再組成作戰編隊,但是已經沒有二戰螺旋槳模式的大規模群了。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不隻是現代航母的艦載數量降低了,更重要的原因是是雷達和製導武器成熟之後,航空作戰已經不需要通過密集的群,投放大量的彈藥來提升最終的命數量了。

曆史上,美係的tf58快速航母特遣艦隊,圍殲大和艦隊的時候,出動了86架飛。

總計空投了11條魚雷,150枚250磅航彈,180枚500磅航彈,5枚1000榜航彈。

但是,最終命的隻有10條魚雷,枚航空炸彈,總體命率隻有個位數,就算是單算魚雷也不到十分之一。

這將近四百架飛最終命的彈藥數量,如果交給現代戰和彈藥去實現的話,可能不需要四十架飛就夠了。

現代武器,哪怕是用艦炮打螺旋槳飛,命率都比這個高……

因為幾架飛,就能完成以前幾十架飛的任務,所以當然不需要那密密麻麻的群了。

不了解現代武器的傳統艦娘,並不明白這一點,所以驚疑不定。

當然更重要的是,湖南的飛飛出來的速度……

許星辰的強5乙艦載,經過遠望持續不斷的升級魔改,基本上已經達到當前尺寸飛的極限了。

現在換成了渦扇發動,完成了體的再次重置,再次提升了近距離格鬥性能,大幅度的提升了亞音速巡航性能,優化了持續作戰能力和極限的掛載能力。

現在這飛的亞音速巡航性能,已經能夠跟優秀的民航客看齊了。

眾所周知,亞音速巡航能力最強的飛,是民航客,而不是其他的戰鬥。

4、80之類的大型民航客在高空的時候,可以以09馬赫(每小時1000公裡)甚至是095馬赫(每小時1100公裡)的速度持續穩定飛行幾個小時,這就是她們的最佳工作狀態。

戰鬥的最大速度雖然遠超客,但是巡航速度不如民航客,以至於給民航客護航這個看似非常簡單的任務,其實會讓戰鬥“渾身難受”。

戰鬥不開加力的時候,可能會被民航客慢慢甩掉,開了加力就直接把民航客給甩了。

f16表示:鄙人對此深有體會,空軍一號那鬼東西太坑爹了。

現在湖南放飛的魔改強5乙,起飛之後爬上高空,加迅速加速到每小時一千公裡的速度,飛向了演習場的另一邊。

演習場另一端的信濃同學,現在還在努力的放飛自己的螺旋槳飛。

最早的十幾架偵察剛剛放完,以母艦為原點呈扇形向前散開搜索警戒,戰鬥和攻擊剛剛開始起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