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彆磨礪我,我對挫折真是夠夠的了,現在隻想看彆人的笑話。
總結了“在什麼階段”、“因為什麼破事兒”之後,剩下的“被什麼東西”讓我十分躊躇,不知道要罵到什麼程度。
因為能咬掉我們一塊肉的99%是父母、親朋、師長。
被路邊的野狗咬一口,是留不下內傷的。
隻要帶幾個哥們兒乾死它然後美滋滋吃兩頓狗肉,你就會明白,這玩意兒聽話的時候是寵物,不聽話的時候就隻是食物。
但是親近的人不一樣,尤其是父母,他們不和、偏心、愚昧、暴躁,一個孩子能怎麼辦?
沒辦法啊,對吧?
開始我十分想不通,後來終於在道家典籍裡找到了答案。
人的際遇不是我們能夠控製的。
我們生在什麼樣的家庭裡、成長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受到了什麼樣的教育、被啃噬出了什麼樣的缺口,在18歲之前,我們什麼都決定不了。
這就是所謂的命運。
道家講命,中國人也信命,但是道家對此從不消極,中華民族的先哲們也從不消極。
葛洪在《抱樸子》裡第一個喊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振聾發聵。
在清朝文康宣傳“順天知命”之前,老祖宗們信奉的一直都是“逆天改命”,從諸葛亮擺下七星續命燈一路上溯到大禹治水,這都是“世事多不如意,我當以命搏之”的典範。
具體的方法也有。
老子用《道德經》告訴我們:“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
被咬壞了不要緊,慢慢學習修行,知世故曉善惡但不隨波逐流,守著心氣,一點一點對自己修修補補,最終回到嬰兒那種返本歸真,近乎於道的境界。
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務實的解題思路。
發現自己被咬了一口的時候先彆慌,仔細看看咬哪兒了,破了多大口子,再琢磨琢磨到底因為啥,然後自己跟自己發個誓——以後我絕不讓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接下來,開始抗爭。
努力變強,野蠻生長,等到強大到一定程度,誰再衝你張嘴,就扇掉他的滿口爛牙。
足夠的力量能夠解決一切問題,而力量既可以是膚淺的錢,也可以是深邃的知見,還可以是隆旺的聲譽,甚至可以是極致強健的體魄。
總之是什麼都好,唯獨不要被嚇住,止步不前。
當我們停在原地放棄反抗的那天,那個好不容易從母胎裡誕生並發育到現在的“我”就真的死掉了,閻王簿上已登名,批語是兩個大字:廢物。
倘若我是那枚蘋果,任何人想要咬我,都得做好後半生隻能喝粥的心理準備。
狂?
狂才是少年郎。
當然,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其實是這樣的——當你足夠強,也就不必動用力量了,視線所及之處,儘皆笑顏。
對此我同樣深有體會。
初二上學期之前我經常打架,因為不動手就總有人蹬鼻子上臉,想在你野爹我身上找存在感,直到我乾了一件大事,校園裡馬上一片安靜詳和,偶爾出去轉一圈,個個點頭哈腰,沒意思極了。
所以我才改邪歸正,放下刀,提起筆,寫這些狗屁不通的酸文。
此刻我忽然有些煩躁,並且不禁質問自己:我方星河堂堂一個橫掃初中部的mini大哥,為什麼要坐在這個破地方用我拙劣的語言絞儘腦汁地講這些本質上關我屁事的大道理?
仔細想了想,答案呼之欲出——
噢,我是為了出名,出了名就能賺到大錢,有了錢就可以自由生長,然後做任何我喜歡的事。
那就沒問題了。
為了變強,我可以接受暫時的很多不快樂,並且一直堅持下去,直到徹底功成。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挺好的詩,對吧?
後麵兩句我也很喜歡,但是原文不方便寫出來,我給你們總結一下大概意思吧。
——有朝一日,等我牛嗶起來了,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必須把你們這些哢嚓哢嚓亂咬老子的畜生全都乾成碎渣,再把骨灰都給你們揚了!
有點小心眼兒,但這就是我想要成為的我。
不建議效仿,可以借鑒。
寫到這裡,心中最真切的情感忽然開始翻湧,漸漸變得清晰。
我不是一個好孩子,而是被很多人咒罵畏懼的野孩子,但我也不壞,我隻是在抗爭,同一些我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惡意抗衡鬥爭。
現在我很好,吃力但鮮豔的活著。
願你們也一樣,不被馴化,不受侵染,不屈從於命運,主動成為一個你最想要成為的你。
倘若這樣的人多了起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將不再孤單。
便如同魯迅先生所言的炬火,不必等候旁人的照亮,隻發出自己的一點光,或許並不很璀璨,但在傷痕累累的同類中卻也顯得熠熠生輝。
如此,大約便是屬於我們的盛世了吧?
……
瞧,現在我也是一個妄圖改變世界的哲學家、瘋子或者年輕傻逼了,仔細想想,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彆不好的。
那便這樣罷。
希望快點看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