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他們就是普通打家劫舍的蟊賊,沒想到,他們竟然對朝廷互市得來的牲口下了手。
他們人數眾多,消息靈通,戰鬥力強。
各州出兵多次圍剿,都以失敗告終。
當李恭得知這一事情後,便親自下令,各州縣連同當地折衝府,對這些人堅決剿滅。
然而,收效甚微,不是找不到蹤跡,就是官兵被埋伏。
尤其以幽州的一股匪徒勢力最大,甚至於折衝府都不敢對他們下手。
他們自稱按察軍,有兩千之眾,不僅劫掠官府,還搶劫富戶,還殺官員。
他們雖然被州縣官府視為眼中釘,可百姓卻將他們視為行俠仗義的俠士。
因為他們每次誅殺的官員,都是各地的貪官。
殺了人之後,便將人吊在州縣城中,並在城裡張貼貪官的罪證。
而他們有三不劫,賑災糧餉不劫,朝廷稅糧不劫,錢莊銀兩不劫。
事情傳到李恭耳朵裡,李恭怒不可遏,這不是明顯的收買百姓嗎?這就是在跟朝廷對著乾。
有人懷疑是以前按察司的人搞起來的這個按察軍,畢竟這個名字很難讓人不想到按察司。
可朝廷嚴查了按察司眾人的去向,他們不可能做的到,因為除了跟隨顧承寧離開的幾個人,其他人都有跡可查。
於是認為,他們就是覺得按察司名氣太大,他們借用按察司的名字罷了
於是李恭派遣了左武衛大軍,結合幽州折衝府,前去幽州剿匪。
建國以來,這可是第一次動用朝廷大軍剿匪。
左武衛常備軍有六千人,加上幽州折衝府一千人,共計七千人,麵對對方兩千人,他們很有信心。
如今的左武衛大將軍空著,所以此次領軍的是左武衛將軍,合川侯張梁。
首位合川縣侯張淼已經病故,現在的合川侯張梁是繼承了他父親的爵位。
張梁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才到達幽州,對於張梁來說,他很不開心。
用左武衛去剿匪,這和大炮打蚊子沒什麼區彆,所以張梁覺得這就是侮辱自己。
可皇帝的旨意自己不得不從,所以張梁發誓,這次一定要將這個按察軍徹底剿滅,並且一個俘虜都不留。
然而,從張梁出發開始,按察軍便收到了消息。
按察軍的大本營就在幽州漁陽縣以北二十裡的山中。
張梁到幽州的第三天,便率軍出發。
第二日一早,大軍已經出現在了山下。
幽州的山不像嶺南行省,綿延千裡,甚至都不如京兆府的南山。
雖然這座山不大,可山勢險峻,易守難攻。
實際上朝廷各衛,都是野戰軍隊,對於這種山地叢林戰鬥,沒有任何經驗。
所以張梁並不打算讓人進攻,他打算讓人圍了這座山,想要困死按察軍。
可他哪裡會想到,幽州折衝府的情報根本不準確。
如今的按察軍早已經下了山,潛伏在對麵一座小山的灌木林裡,隻留下一小部分人守在上山的要道上。
他們遠遠的看著左武衛的軍士。
就這樣,左武衛守著山下半個月了,依舊沒有見到有人投降,便派探子上山查探,不想探子去了就沒能回來。
不過張梁依舊很謹慎,反正他有的是時間,他就不信,一幫土匪能扛到什麼時候。
然而,就在左武衛大軍鬆懈的時候,當晚,對麵的按察軍便對左武衛大軍展開偷襲。
左武衛根本沒想到對方竟然會來偷襲,一時間,左武衛軍隊抱頭鼠竄,而山上留守的人員,也開始對左武衛發起進攻。
一時間,兩麵夾擊,又是晚上,對方借著熟悉地形,將左武衛打的節節敗退。
任誰都不會相信,土匪怎麼還懂兵法了。
可事實就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