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元宗被常山氣的不輕,他抬起手指著常山。
“你,你,你……”
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見堂堂兩個進士出身的人,鬥嘴竟然鬥不過兩個武夫,張莞很生氣。
“夠了,你們鬨夠了沒有,顧承寧,常山,你們今天是想逼著本宮還政給陛下嗎?簡直放肆,來人?”
太和殿外走進來幾個殿前值守的禦林軍衛士。
“將顧承寧和常山拖下去,廷杖二十。”
“慢著。”
此時皇帝站了起來,他轉過身對太後拱手說道:“母後,會寧侯和常將軍也是按祖製提醒母後而已,並非要讓母後此時便還政於朕。”
“他們這番肺腑之言,也是為我大乘社稷著想,若是母後責罰他們,隻怕我大乘官員,以後再無人進言了。”
張莞早知道自己兒子在很多時候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皇帝當然也清楚,他就是要借助太後這樣的想法,發展自己的勢力。
如今,他與太後勢均力敵,這時候他也不懼怕太後,隻要不讓人扣上不孝的帽子,他不介意跟太後硬剛一下。
雖然他心裡有所愧疚,可比起自己親政來說,這些隻能先放在一旁。
畢竟,自己有許多宏圖大願,需要親政後才能逐步完成。
張莞也是被兒子氣著了,想著他以前為了扶持兒子上位,受了多少委屈,冒了多少風險,如今,兒子竟然為了這些外人,跟自己對著乾。
這著實讓她寒心,她隻有這一個兒子,即便自己如今不放權又怎麼了?自己遲早有一天會離開,到時候還不是兒子這個皇帝說了算。
可她卻絲毫沒有想過,如今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開始跟李恭一樣,隻提拔倒向自己的官員,而打壓一些真心為國為民的官員。
李永年,顧承寧就是例子,若非顧及還在世的西寧侯和青城公主,隻怕常山這個按察司指揮使,也被她想法罷免了。
“哼。”
張莞冷哼一聲,拂袖離去。
李彰見此,便宣布退朝。
回到長秋宮的太後張莞,此時恨不得殺了顧承寧和常山。
此時,有太監來報,金陽侯要見她。
張擎如今任職工部郎中,即便是皇帝的舅舅,也沒有資格進入太和殿內,不過殿內的事,他已經知曉了。
他來到長秋宮後,看著生氣的張莞,便勸說道。
“姐姐,你不能再心軟了,必須要讓陛下,讓顧承寧,常山之留清楚,這大乘朝廷到底是誰說了算。”
正在氣頭上的張莞,被弟弟這麼一說,也不管不顧了。
“來人,傳本宮懿旨,命龍武衛將按察司圍起來,扣押馮威,陳軒,命左監門衛捉拿顧承寧和常山,押入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