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三月,春回大地,萬物複蘇。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北狄人竟然用起了曲轅犁,套著牛,開始耕地,播種。
這是讓整個大乘都意想不到的事。
實際上,淳焱在一開始統治北狄六部後,就開始推廣中原人的一些文化。
一統草原後,他也想學著中原人耕種,畢竟有很多前朝偽周的中原人和他們的後代生活在草原。
可惜,草原人世代以放牧為生,他們根本不習慣耕種,而且耕種太苦太累,哪裡有放牧舒服。
加上草原的氣候,土地,很多時候並不適合耕種。
所以,淳焱一直沒能實施。
如今不一樣了,並州城外有大量土地,在去年他們南下之前,剛剛完成了收割。
於是,這幾個月來,淳焱從草原帶來的人便開始製作曲轅犁,教他們的牛耕地。
如今開春了,田地裡竟然出現了一群草原人在耕地播種,關鍵他們還乾的不亦樂乎。
常川聽到這個消息,眉頭緊皺,如果一直這樣僵持下去,草原人幾乎可以自給自足了。
他立刻向朝廷奏報了此事,朝廷上下也是一片嘩然。
實際上這一點,在十年前顧承寧掌管按察司的時候,按察司密探就探查到了。
草原人學會了耕種,在當時的皇帝李恭看來,這並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們會的人隻是一小部分,而且草原不可能實行大麵積耕種。
當時確實如此,可隨著後來兩邊互市,草原人得到大量的糧食鐵器,還有技術。
才有了這種局麵。
而幽州城外的草原人,也開始耕種了。
看來他們這是打算打一場持久戰了。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結束戰爭,否則,拖的時間久了,損失更大的則是乘國。
畢竟,乘國大量的士兵都來自軍戶,他們平日裡就是在家種地,農閒時接受訓練,戰時上戰場。
如今他們許多人已經來到了前線,如果時間太久,那他們的土地就會荒廢,糧食就會短缺,軍心就會亂。
而北狄這邊,他們本就是遊牧民族,在哪裡生活,對他們來說都一樣。
而且有了糧食後,搭配著他們的牛羊,他們隻會更加滋潤。
一旦大乘士兵出現了厭戰情緒,對方便可不戰而勝。
偏偏這個時候,常川突然病了,而且很嚴重。
李彰收到奏報時,大為苦惱。
畢竟常川已經年近七十,在這個人活七十古來稀的時代,他這個年紀還能帶兵,實屬少有。
如今他病了,作為皇帝,自然不能要求他依舊駐守前線。
這樣就太沒有人情味了,況且他在前線也於事無補。
這下子李彰犯難了,該讓誰去掛帥?
李彰已經找不出人選來了,他隻能讓已經傷愈的淩瀟暫領大軍。
元和七年四月,常川在返回京城的途中,病故於城東四十餘裡的五裡坡,終年六十八歲。
畢竟這個年紀掛帥,還曾經小勝過淳焱,皇帝李彰給了常川應有的體麵。
追封常川為寧國公,輔國大將軍。
對於上次自己擅自劫營,全軍覆沒,淩瀟很是羞愧,而常川沒有責罰他,他也是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