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川去世,全軍縞素。
按製,常山兄弟是要丁憂的。
如今朝堂上的武將大多去了邊關,龍武衛大將軍常山丁憂,顧承寧又賦閒在家。
大朝會上,許多人開始叫囂著要對北狄主動出擊。
李彰也明白,一直這麼耗下去,對大乘不利,於是一道聖旨傳下,要求淩瀟和梁虞儘快對北狄主動出擊。
朝廷為此,又給並州調去了十萬大軍,給幽州增加了五萬。
其中就有訓練好的騎兵新軍。
而北狄這邊,春季又增兵三萬到了幽州。
眼下,並州有北狄軍近十一萬,大乘軍隊十六萬,其中騎兵有鐵甲軍一萬精銳,新軍一萬。
幽州大乘軍隊八萬,其中新軍騎兵一萬,北狄軍隊共計六萬。
淩瀟和梁虞本打算繼續堅守,可皇帝的旨意讓他們不得不主動出擊。
元和七年八月,並州城外,雙方二十七萬大軍展開廝殺。
八月底,大乘軍大敗,被北狄斬首一萬兩千人,俘虜兩萬三千人,並州城破,淩瀟帶著五萬多人退守汾州。
一萬鐵甲軍損失三成,一萬騎兵新軍,損失過半。
其餘兵馬,四處逃竄,舉國震驚。
而幽州這邊,即便皇帝再三催促,梁虞根本不管,隻回了奏折言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今幽州的北狄軍糧食充足,他們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是來打仗的。
九月初,梁虞突然對北狄軍發動進攻。
大乘軍隊居然使用了已經許久不用的戰車。
四五十輛實木加鐵皮打造的戰車,由精選的披著鐵甲的馬匹拉著。
車上的三名軍士,更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身體魁梧強壯,身穿重甲,頭戴精鐵頭盔,臉上都戴著護罩。
他們一人趕車,一人手持長矛,一人手持弓箭。
戰車的兩個輪子邊上,裝著用純鐵打造的鐵蒺藜。
完全沒把這些戰車放在眼裡的北狄軍,大量騎兵一股腦的衝了出來。
大乘這邊先是萬箭齊發,接著又是一通重弩,最後,是戰車出陣。
北狄軍哪裡見過什麼戰車,一股腦殺了過來,結果五六十輛戰車殺入軍中,橫衝直撞。
北狄馬匹被戰車撞擊,紛紛倒地,很多的是,被車輪邊的鐵蒺藜掃傷馬腿。
一時間戰場上混亂不堪,這時候,拿著長矛的步兵,排成一隊隊,向前衝殺。
這一仗,北狄軍大敗撤軍,辛辛苦苦耕種收割的糧食,到成了大乘軍隊的了。
好在北狄撤的快,損失了一萬多人,而大乘軍並沒有追擊,因為梁虞知道,自己沒有多少騎兵,根本追不上,而且兵法有雲,窮寇莫追。
一邊大敗,一邊大勝。
這時候許多人才認清楚,打仗這玩意,還得是有戰爭經驗的人掛帥才行。
實際上,隻是他們沒有找對人而已,曆史上許多人第一次上戰場,便能抓住所有對自己有利的機會,痛擊敵人。
比如大漢雙璧。
然而,眼下的大乘朝廷,卻一致認為,主將就是五萬有帶兵經驗的人。
可找來找去,這些開國老將所剩無幾,活著的除了梁虞,其他的幾個,如今有的臥病在床,有的連馬都騎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