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彰便詢問兵部尚書,高碩如今在哪裡?
得到的回答卻是元和二年,高碩在西域都護府病逝。
李彰無可奈何,思索了一夜後,終於還是下旨給顧承寧,冊封他為河東行軍大總管,並州大都督,賜假節鉞,領左右驍衛,左右武衛,並河東軍共計五萬人馬,前往汾州。
不過副將人選皇帝又為難了,顧承寧則舉薦了忠武侯楊玄辰。
這個家夥,自從馮益從西域班師後,就回了封地。
李恒本想留他在朝,他卻不願意接受官職,一心隻想老婆孩子熱炕頭,也是時候讓他出力了。
還有就是,當年他跟著馮益征戰西域,肯定從馮益那裡學到不少。
而常山也請李彰奪情,想要去前線,在他看來,自己父親就是因為領兵去了並州迎戰淳焱,才導致突發疾病去世的。
所以,他是想去複仇。
李彰也沒拒絕,加封他為前鋒將軍,隨顧承寧出征。
淳焱並沒有按照李彰的想法繞道蒲州,而是向著雲州進軍,雲州刺史直接棄城逃跑,雲州折衝都尉投降。
淳焱兵不血刃拿下雲州,接著又向代州進軍。
等顧承寧到了汾州,他已經拿下了代州。
代州刺史自殺身亡,代州折衝府幾乎全軍覆沒。
淩瀟知道自己此次難逃處罰,所以退守汾州後,立刻派出兵馬去收攏潰兵。
有四萬潰兵已經陸續回到汾州。
如今,汾州共有兵馬九萬,其中騎兵一萬兩千人,鐵甲軍七千,新軍五千。
顧承寧到達汾州後,命淩瀟領兩萬人繼續駐守汾州。
隨後又命各州在通往蒲州的要道上建立官寨,各州折衝府嚴守官寨。
自己則帶著十二萬人北上晉州。
顧承寧行軍的同時,淳焱正在攻打晉州的安平縣。
安平縣令朱慶宇早在北狄攻破並州的時候,就開始發動全縣四萬軍民開始修築城牆,準備了大量的守城器具,準備和北狄決一死戰。
可淳焱並未將一個小縣城放在眼裡,不曾想,他連著三天勸降,竟然毫無結果。
於是,淳焱下令攻城,可沒想到,折騰了一天,一個小小的安平縣城竟然擋住了他的去路。
安平縣是一個大縣,城池相對較高,有近三丈,不像其他縣城,兩丈高的土城,隨便一個梯子就能爬上去。
這一點淳焱當然清楚,不過即便近三丈高,也不需要攻城器械,隻需要一些雲梯便可以。
為了搶在顧承寧前麵拿下晉州城,所以淳焱提前來到了安平縣城外,攻城器械還在運輸中。
畢竟,一個小縣城,並沒有正規軍,可沒想到,安平縣百姓竟然毫不畏懼,紛紛前來守城。
於是淳焱隻能等著器械,最多三天,他就可以憑借攻城器械。
顧承寧也清楚,安平隻怕守不住,於是,他讓常山帶著一萬多騎兵,先行往安平趕去,協助縣令朱慶宇守城。
自己則帶著剩餘兵馬,向晉州繼續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