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顧承寧並沒有打算就這樣完事,他打算之後將他們的爵位遞減。
隻不過眼下還不是時候,如今很多地方還不在他的掌控之下,這些人很難說不會造反。
此次對李姓的開國功臣打擊很大,說不好他們也會有動作。
不過顧承寧也不在乎,反正遲早要動他們的利益,他們要是想反抗,那不如提前開始,自己也好將他們剿滅。
太初二年三月,顧承寧封了兩個女兒,顧落縈受封寧安公主,顧楠封了永興公主,食邑一千戶。
另外又封了江芳為江寧郡主。
本來顧承寧是要封江芳為長公主的,不過許多人都反對,畢竟江芳和顧承寧沒有血親。
而且江芳兩口子都百般請求,拒絕接受,最後顧承寧便一錘定音,封了她郡主。
在江芳的再三請求下,她這個郡主也隻有封號,沒有封地和食邑,不過按照四品官職發放俸祿。
而他的兩個女兒,作為公主也都隻有食邑,沒有封地。
顧承寧本來還要按照古禮,封程暉為侯,程錦和弟弟也要封,不過被程暉和程錦和拒絕了,最後隻追封了他死去的弟弟程禹為宣恩哀侯。
另外顧承寧還追封了周揚為二等雲襄伯,萬清為二等仁壽伯,由過繼給他們的子嗣繼承爵位,世襲五代,畢竟他們全家都是為自己而死。
而自己那個夭折的孩子,顧承寧是不打算冊封的,許靖芸倒是沒有鬨,隻是請顧承寧給兒子取了名字,叫顧言冶。
在宮裡佛堂給兒子立了牌位,可程錦和卻不願意,一直要顧承寧給這個夭折的孩子一個名分。
無奈之下,顧承寧隻能追封了顧言冶為雍哀王,不過程錦和所說的等顧言信以後兒子多了,過繼一個給顧言冶的請求,被顧承寧拒絕了。
除此之外,顧承寧還封了劉三為三等璒享哀伯,劉猛為一等子爵,爵位分彆由劉念,和劉猛的兒子繼承,世襲三代。
而顧言信這個獨子,即便顧承寧已經五十三了,可卻還是沒有立他為太子。
如今顧言信已經二十六歲了,仍然孑然一身。
程錦和和一幫大臣都很著急,畢竟皇帝隻有這一個兒子,眼下又未被立為太子,而且還未娶妻,這可是事關大梁將來的大事。
於是在朝臣和程錦和的催促下,顧承寧在太初二年六月,冊封顧言信為太子。
選了楊玄臣的小女兒楊銳,楊銳今年十七歲,比顧言信小了九歲。
十月,兩人大婚,楊銳被冊封為太子妃。
就在前年,顧承寧還未登基時,顧楠已經和馮獻成親,去年產下一名男丁。
如今隻有顧言信還沒有子嗣,搞得程錦和天天催著兩人生孩子。
楊玄臣親自上書,要求為太子選取側妃兩人,畢竟皇室人丁單薄,在這個時代,孩子夭折率又那麼高。
雖說顧家的人貌似命格都比較硬,比如顧承寧當年,所有人都以為他活不了了,可最終還是活下來了。
而顧承寧隻有顧言信這一個兒子,卻也活的好好的,當然這跟崔文華有很大的關係。
如今崔文華已經八十一歲了,身體還算不錯,這也得益於他精通醫道,這些年他跟著顧承寧,什麼也不缺,也沒有煩心事,整日健身養生。
如今他依舊在永寧城坐診,不過到底是年紀大了,每天隻坐診兩個時辰。
十一月初八,林誌遠在家鄉病逝,顧承寧收到奏報,已經是二十天後了。
十一月三十,七十二歲的程夫人,顧承寧的嶽母去世。
太初三年三月,李恒的堂弟,越王的孫子李弘勾結濟州邊軍起兵。
顧承寧本打算禦駕親征,可被大臣們攔了下來,最終,五十七歲的楊玄臣掛帥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