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詞……好詞啊……”
再然後,就隻剩這一句,整個人容光煥發,念念有詞,沉浸於詩詞意境之中。
“寫的什麼?”二先生好奇。
他已許久,未見對方如此失態。
席簾這才回神,雙手捧卷,激動下起身,念誦開口: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二先生一怔,首句寫景,穿林打葉,實指雨驟風急,倒是與方才細雨相和,“莫聽”、“何妨”,顯出詞人心胸曠達。
開篇的確不錯。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二先生一個激靈,忽然隻覺毛孔隱有炸開之意。
眼前,恍惚間浮現出一幕場景:
風雨穿林打葉,唯有一人,披蓑衣,持竹杖,冒雨逆行,卻心無畏懼,引吭高歌,雙腳比那馬匹,都要輕便許多。
那詞人,正身處逆境,困苦中麼,可縱使眼下貧乏,風大雨大,我這一生,卻都要鎮定從容。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二先生倏然望向前方,那雨後赤陽,隻覺詞中所寫,恰是此時此景。
最後一句……席簾閉上雙眼,雙臂展開: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嘩啦,二先生手中一疊紙張墜地,散落,去已無暇他顧。
心中,那被詩文牽動起來的情緒,仿佛被一雙大手撫平。
恰如,雲收雨住,天地皆無。
“也無風雨也無晴。”他喃喃自語,心有所悟,體內真元沸騰,身周空氣裡,竟隱約有一枚枚文字浮現。
極為玄妙。
亭外,那名教習目睹這一幕,心神驚駭,他雖覺這詩詞極好,卻也沒想到,隻聽吟誦,二先生便心有所悟。
勾動神文?
不,似乎還不隻如此……
對麵,沉浸於詩詞意象的席簾也感應到什麼,睜開雙眼,看到二先生身旁異狀,也是怔住:
“你……”
異象隻持續數息,轉瞬斂沒,二先生有些失神,聞言吐了口氣,搖頭道:
“有所觸動罷了。”
真的?席簾有點懷疑,然後,就酸成了檸檬。
對書院修士而言,若在詩文一道有所觸動,極可能對境界也有好處。
“這詩詞分明該我獨享,怎竟被你白嫖了去!”席簾惱火。
覺得虧大了。
二先生笑得溫和,忽地想起什麼,道:
“做詞之人何在?速去請來。”
“對對!快請!能寫出這等名篇,這齊平,定是一位心有丘壑的讀書人。”席簾眸子發亮。
那教習無奈:
“那人寫完便走了,這會恐已離開,也許後幾日會來,另外,那少年看著,倒不像書生,而且,年輕的過分,或未及弱冠。”
兩位先生愕然。
……
與此同時。
遠離書院的官道上,連門都沒進去的兩人騎馬緩行。
“要不,咱明天再來?”範貳瞄了眼齊平,小心翼翼問道。
後者心情略顯不快,搖頭道:
“誰知道會審多久,萬一明天人家都還沒看,不又白來了,算了,等幾天再說,最好等我腰牌下來,就沒問題了。”
“那行……接下來。”
“你不要做市場調研嗎,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