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案件手法問題。
因為提早,預見到複仇案結束後,追讀會掉,所以我多次鋪墊皇陵案,內心的想法是:“好看的劇情馬上來了,大家不要走啊。”
結果用力過猛,把案子的反派打成了“明牌”……
就像你看一集柯南劇,開頭就告訴你凶手是誰了……作者知道,讀者知道,主角不知道……
懸念一下就丟了。
這直接導致,皇陵案結尾,解謎的衝擊力不足,我很早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做了個小反轉,但大勢不可逆。
但也不隻是用力過猛的鍋,仔細想,其實是無法避免的。
前麵兩次,無論是河宴案,還是複仇案,其實案件主體,都是一個故事,所以,我用的手法也類似:發現疑點,尋找線索,推理真相,發掘故事。
這也是探案題材,慣用套路。
但皇陵案不同,他不是個完整的小故事,恩怨,而是全書核心矛盾的一環,是一個碎片。
其中涉及的人物,在後麵還有用,比如白理理,第二卷要用,黃鏞也是,他背後的,那個真正的boss更是。
這就導致,不能完整揭開。
當我試圖布局一個漂亮的案件手法時,突然發現,那些人物,沒法聽話地各就各位,配合解謎手法登場,因為他們還有彆的任務。
演員們要去彆的舞台趕場。
於是,創作就有了局限,比如,某個人物長得像反派,做事像反叛,言語像反派,但結尾告訴大家他是個好人……
就像哈利波特進魔法學院,以為斯內普是壞蛋,但真相並非如此一樣……
可,操蛋的是,在大綱裡,在全書故事框架裡,那個人必須是個反派……於是,這種反轉手法就沒法用。
隨著劇情展開,類似的限製會越來越多,留給我發揮的餘地會越來越小。
這是個難點,也是挑戰。
我準備好了本不充裕的腦細胞去應對這個挑戰,來吧,向我開炮。
可喜可賀×4
越寫越偏了,總之,接下來一段劇情,有好幾個難點需要攻克,卡的我頭疼,所以這幾天更新才越來越晚。
今天的稿子還沒寫,一上午寫了個這,溜了,大家元旦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