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的恐懼(求訂閱)(1 / 2)

在齊平到來前,這裡的人們便猜到會有一場好戲,但無論如何,都沒預想到眼下的版本。

在他們想來,從格格不入的少年踏入這間屋子的一刻起,衝突便不可避免。

而無論從資曆、地位,還是數量上,大儒們都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然而真實的一幕是,雙方的第一次交鋒裡,新來的講讀官便呈現出碾壓態勢。

而五名大儒兵敗如山……

這讓人們驚歎之餘,突然明白了,為何陛下會破格提拔此人。

不是昏招,這是妙手。

靜室內,齊平沒理會失魂落魄的大儒們,而是有些詫異地看了來人一眼。

對方是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見他望來,笑了笑:

“我家中子女在道院修行,有所耳聞。”

原來如此……齊平恍然,看了對方一眼,忽然問道:

“先生可是授課回來?”

這名講讀聽出他的意思,苦笑點頭,上節課結束了,他是來換班的,隻是……看了眼五名大儒失魂落魄的樣子,恐怕一時半刻,緩不過來了。

齊平說道:“我初次來這裡,還未見過太子殿下,不如下堂課交給我如何?”

這名講讀看了眼五位“同事”,見沒人吭聲,無奈點頭:

“自然可以,隻是……”

“隻是?”

中年講讀道:“殿下這這幾日心情似乎不大好,今日尤甚,讀書時很是抗拒,齊講讀如今過去,未必是好時機。”

真的假的,我一來就這樣,忽悠我的吧,見硬的不行,來軟的?齊平一臉狐疑。

中年講讀官也是人精,知曉齊平不大信,隻好道:

“你若要去,也無妨。”

說著,他主動在人群中點了個人,說道:

“你帶齊講讀過去。”

“是。”

齊平略作猶豫,還是跟上去了,反正他是個兼職教師,顧慮沒這幫人多。

結果他前腳剛走,眾人還沒散去,院外便有馬車停靠。

繼而,宋九齡昂著頭,邁步走了進來,遠遠地望見一群人圍著,心中咯噔一下。

猜到可能與新講讀有關,身為翰林院掌院,他對這幫讀書人的心思明鏡一般,知曉定然會排斥那百戶。

“糟了,可莫要鬨出什麼動靜。”宋九齡快趕幾步,直接衝入人群,一群人這才注意到竟是太師來到,大驚失色,慌忙行禮。

“太師……”

“見過宋太師。”

宋九齡一概不理,直衝靜室,一眼掃去,卻是整個人愣了,眼前的場景與料想中截然不同。

沒有什麼少年人。

隻有五個失魂落魄的讀書人。

“發生何事?”宋九齡茫然發問。

房間內,五名大儒提起頭,囁嚅了下,卻都隻是歎氣,好在圍觀者眾,當即有人將事情經過講了一番。

宋九齡聽得一愣一愣的,這與他設想的截然不同。

所以,傳言是真的,新講讀的確是個少年武夫,但同時,那也是個可以倒背聖人經典的算學大師。

這個結果讓年近古稀的太師有些接受不能。

“此人眼下在哪?”宋九齡突然升起十二分好奇。

那名中年講讀說道:“去文華堂,給殿下講課去了。”

宋九齡想了想,說:“老夫去看看。”

說完便往外走,見太師離開,五名大儒中的一個突然問道:

“殿下今日當真不願讀書?”

中年講讀點頭,然後皺眉道:“你問這個是何意?”

那名大儒重振旗鼓,眼睛發亮,有些不死心地說:

“此子即便在算學上確有才學,可卻未必適合授課,正如許多讀書人,課業很好,但給人當先生,卻是不成,若他第一堂課表現不佳,給太師看見,縱有才學,也照樣留不下。”

聞言,其餘幾名大儒眼睛也振作了起來:“此言有理,那我等也該去看看。”

“同去,同去。”

……

……

太子讀書的校舍在文華堂,距離這邊並不算遠,隔著兩個院子罷了,齊平跟隨領路人前行。

心中有些好奇。

按照杜元春的說法,太子才十二歲,恩,按照他上輩子的習慣劃分,正在上初中……媽蛋,這個年紀的學生兩極分化,希望不是個叛逆學生……

齊平心中轉著亂七八糟的念頭,就見前方領路人停下,轉身道:

“前方便是了。”

齊平忙收斂雜念,看到走廊前方有一扇門,儘頭是一叢絢爛的秋菊,屋舍較為樸素,猜測是為了讓太子專心。

他的目光透過窗子,隱約看到堂內有數道身影。

“有勞了。”齊平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