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強國利器(求訂閱)(1 / 2)

移步一觀。

金鑾殿內,當齊平說出這句話來,皇帝竟當真起身,臉上浮現出期待的神情:

“好。”

群臣一怔,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雖說當初齊平入獄那一次,便體現出陛下對這個少年的欣賞,但在許多人看來,也隻是欣賞而已。

朝會這等嚴肅地方,齊平一個小百戶直接上門,便已經算做失禮了,可皇帝非但未發怒,反而依言起身……

很多人突然意識到,齊平在皇帝心中旳地位,比他們想象中更高。

“諸位愛卿也一起出來看看吧。”皇帝走下龍椅,突然對諸公道。

黃鏞與張諫之等人怔了下,忙躬身稱是,敏銳發覺,皇帝心情似乎好了很多,好似……極為期待。

“陛下莫非以為,這齊平真能拿出什麼法子?”有官員疑惑。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有人挑起眉毛,“我倒是好奇,這個齊平又搞什麼。”

大多數官員並不覺得齊平能拿出行之有效的解法,畢竟他們討論了這麼多天,都毫無思緒。

穿著青袍的李琦沒吭聲,目光在齊平與杜元春身上走了個來回,突然有點明白,為何後者今日上朝了。

……

不多時,殿中眾人走下白玉欄杆,一路往南,抵達了廣場某處。

禁軍在此列隊,幾輛板車,以及蓋著雨布的奇怪物件,都攔在外頭。

宮裡的守衛還是很嚴的,饒是以齊平的名聲,也隻能將板車帶到這裡,這還是有相熟的公公通融的結果。

板車旁,還站著兩個向家漢子,這時候局促不安,畏畏縮縮,哪裡見過這等陣仗?都快哭了。

等看到一襲龍袍走來,當即軟倒,卻也不敢叫人。

“放進來。”皇帝說道。

禁軍當即讓開一道口子,齊平開口,命令二人將四輪板車推進來,並解開繩索,掀開雨布。

冬日的陽光下,一個由鐵罐、木架、竹筒組成的怪東西展露於眾人視線中。

皇帝好奇道:“這是何物?能賑災?”

齊平一邊吩咐青壯組裝,將三角梯子,水桶等物件搬下來,一邊迎著群臣困惑的目光,笑著說:

“陛下,還記得前兩日,我說要去一趟南郊煤礦麼?”

皇帝頷首,靜聽下文。

齊平解釋說:

“我當日去了礦山看過,發掘大部分礦井挖掘的都極淺,十幾丈,便廢棄掉,究根結底,乃是因礦中滲水,無法深挖。”

皇帝點頭,這個他當初便說過。

齊平說道:

“我實地考察後,發覺的確如此,而礦主同樣對此很是頭痛,隻是因若要挑水出來,石炭成本便會更高,故而才不去深挖。

於是,我便想著,若是能有一種器械,在並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前提下,較為容易地將積水提出,那麼,南郊廢棄的礦井便可以繼續采煤,而無須另選山地開礦,破壞地脈。”

皇帝驚訝道:“所以,這個東西,能取水?”

齊平頷首,抬手指著簡陋器械的各個部分,說道:

“諸位請看,這件器械,我將其稱之為‘蒸汽機’,總共由鍋爐、氣缸、活塞杠杆……等組成,運行時,隻要就地取材,用石炭加熱鍋爐,水蒸成氣霧,在氣缸中膨脹推動活塞,連杆……之後,再噴加冷水,蒸氣冷凝……整個杠杆無需人力,便會往複運動,從而利用壓強,將低處的廢水抽出……”

是的,這就是齊平這兩天主要鼓搗的東西。

雖名為“蒸汽機”,但與大眾熟知的不同,是一種早期器械,效率遠不如瓦特改良的,但勝在簡單,技術難度低……

曆史上,名為紐可門機,造出來的目的,便是為了礦井抽水。

當初齊平聽到情況後,便有了這個想法。

上輩子雖無聊時,看過一些資料,但了解並不詳細,好在這東西原理很簡單,一半靠記憶,一半靠設計,折騰了兩天,終於弄出來了。

其中最難的是金屬氣缸,找來的民間匠人搞不定,齊平隻好尋求玄機部道士幫忙,想著用鍛兵術法能否搞定。

結果道院弟子看了後,說軍方神機營就能製造。

畢竟,這個世界已經有了火器,相關工藝還算成熟。

一口氣講解完,齊平扭頭一看,發現從皇帝到大臣,幾乎全是懵逼狀態,杜元春也緊皺眉頭,顯然沒聽懂。

行吧……是我自作多情了……齊平無奈,輕咳一聲:

“當然,原理並不重要,具體效果如何,實際演示下就明白了。”

皇帝回過神來,矜持道:“那便演示一番。”

兩名青壯一聽,熟練忙碌起來,一個人將準備好的水桶放在一邊,又踩著梯子,將管道支到高處,形成勢差。

另外一人,則將準備好的木炭點燃,開始加熱鍋爐,很快的,冷水沸騰,蒸汽推動活塞,這台極為原始的蒸汽機,開始運轉起來。

發出轟隆的聲響。

驚得不少大臣側目,朝後退去,繼而,便驚訝望見,低處的水迅速下降,被生生抽到高處。

“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