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計劃初見成效,王室財政狀況逐漸改善,蘭娜的改革步伐也更加堅定。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順利時,一個暗流正在悄然湧動。
一天清晨,蘭娜接到來自沿海巡邏隊的緊急報告。信中提到,海上出現了多艘疑似海盜的船隻,正在沿著貿易航線集結,目標極有可能是新崛起的漁村港口。
“海盜?”蘭娜放下信,臉色微沉,“難道是普通的掠奪行動?”
李川接過信件,快速掃視內容後說道:“不太可能。從規模和行動模式來看,這更像是一次有組織的襲擊。背後可能有人在操控。”
果然,當天晚上,情報部門進一步確認:這批海盜並非孤立行動,他們背後隱藏著王室的敵對勢力——由貴族議會中幾個反對改革的家族聯合資助,試圖通過破壞漁村貿易來削弱蘭娜的政治影響力。
蘭娜冷笑道:“看來,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在議會上叫囂,竟然開始動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了。”
李川眉頭緊鎖:“如果漁村港口遭到攻擊,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還會打擊外商對我們的信心。一旦貿易網絡崩潰,漁村計劃的成功將付之東流。”
蘭娜點頭:“所以,我們必須阻止這次襲擊,無論付出什麼代價。”
蘭娜立即召集核心官員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之策。然而,會議的氣氛卻異常緊張。
軍事顧問率先發言:“殿下,我們的邊防軍力量有限,目前無法短時間內調遣足夠的兵力前往漁村。”
財政大臣也皺眉說道:“即使能派兵,我們的軍費已經捉襟見肘,恐怕難以支撐一場長期戰鬥。”
一時間,眾人紛紛搖頭歎氣,似乎找不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這時,李川站了起來,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我們或許無法在短時間內調集軍隊,但可以利用漁村現有的資源和地形優勢進行防守。同時,我建議動員沿海的漁民和商船力量,組成臨時防禦聯盟,共同抵禦海盜襲擊。”
軍事顧問質疑道:“動員漁民?他們既沒有戰鬥經驗,也沒有足夠的武器裝備,這無異於送死!”
李川搖頭解釋:“漁民雖然沒有正規的戰鬥訓練,但他們熟悉海上環境,對地形的了解遠勝於敵人。而且,我們並不需要和海盜正麵交鋒,隻需拖延時間,等到援軍趕到即可。”
蘭娜思索片刻,最終拍板:“就按李川的計劃執行。與此同時,我會派使者向鄰國請求支援,借用他們的海軍力量協助防禦。”
當李川抵達漁村時,海上的形勢已經非常緊迫。港口上人心惶惶,許多漁民都在收拾行裝,準備帶著家人離開以躲避即將到來的戰爭。
“村長,這樣下去不行,”李川找到村長,直言道,“如果大家都離開,漁村的港口將毫無防禦可言。”
村長歎了口氣:“李大人,我們也不想走,可是我們連武器都沒有,怎麼對抗那些窮凶極惡的海盜?”
李川想了想,召集了全村的壯勞力,向他們講述了蘭娜的決心和計劃:“我們不需要擊敗敵人,隻要守住三天時間,援軍就會趕到。這三天,是為了你們的家園和家人而戰。”
為了鼓舞士氣,李川親自帶領手下的官員為漁民們分發改裝過的武器,包括簡易的弓弩、自製的***等。同時,他還根據漁村的地形設計了一係列防禦工事,比如利用礁石布置水下陷阱,在狹窄的海道上設置障礙等。
“記住,勝負不在於我們有多少武器,而在於能否拖住敵人。”李川對村民們說道。
漁民們在李川的動員下,逐漸恢複了信心。一位老漁民甚至拿出家傳的老式火炮,笑著說道:“雖然這東西年久失修,但關鍵時候還能派上用場。”
與此同時,蘭娜也在王城密切關注戰況,並通過信使與李川保持聯絡。當她收到漁村的防禦計劃後,不禁感歎:“李川總是能在絕境中找到希望。”
為了確保援軍能及時趕到,蘭娜親自拜訪了鄰國的使者,曉之以情、動之以利,最終說服他們派出三艘戰艦馳援漁村。
她還利用王室的影響力,發布了一道緊急令,號召沿海地區的船隊加入護航隊伍,為漁村運送物資和增援人員。
三天後,敵人的第一波攻勢如期而至。海盜的船隊迅速逼近漁村港口,試圖一舉摧毀這裡的防禦工事。然而,他們卻被意想不到的陷阱阻攔了。
“快看,那些礁石上有鐵鉤!”一名海盜驚呼道。他們的船隻剛靠近,就被礁石上的鐵鉤卡住,動彈不得。
與此同時,埋伏在岸邊的漁民利用簡易的弓弩發動反擊,***將敵人的船帆點燃,逼迫他們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