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修路建橋(2 / 2)

後來,楊帆又提出了一個建議,讓每家都建造一間竹屋。然而,這個提議並沒有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大家都表示要先看看情況再說。楊帆明白他們的顧慮,畢竟建造竹屋需要投入,不像種植野菜那樣,即使不用了還可以喂豬。而且種植野菜的風險很小,隻要在自家的山林裡種下,稍加照料,澆水即可。

楊帆思考片刻,覺得現在說再多也無濟於事,以後自然會有人看到其中的價值。於是,他吃過飯後,便踏上了前往山上那片無人管理的果林的路程。看到這片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的果林,楊帆知道這是整個村子共有的財產。當初,有外出打工的人回來,告訴他們外麵的水果價格昂貴,而這裡又非常適合種植水果,於是族長便劃定了這片山地。大家為了種植水果,四處尋找野果樹苗,最終都種在了這裡。然而,等到果實成熟時,卻發現運輸困難,每年隻有少量的山貨商人進來收購,而且價格極低。因為運輸不便,這片果林漸漸被荒廢,任由其自然生長。

楊帆看著這些果樹,枝繁葉茂,有的掛著果實,有的還開著花,心中不禁感慨萬分。他知道這是因為每片果樹的品種不同,開花結果的時間也不儘相同。然而,楊帆卻覺得這樣的多樣性更好,對於未來的發展來說,這樣的果林更具吸引力。他決定跟大爺爺商量一下,由他出資修剪這片果林,自己占一半,另一半則分給村子裡的人。其實,如果不是因為要澆灌空間水,他甚至願意將整片果林都送給村子。但考慮到空間的需要以及這片果林離他的小院僅有一條上山的小路之隔,他覺得自己將來可能會用到這片地。

又仔細打量了這片果樹林一番後,楊帆堅信自己將來一定會用到這片土地。於是,他轉身向自己的小院走去,準備為那些野菜收集種子。看來這一夜又將是一個忙碌的夜晚。

第二天清晨,楊帆起得稍晚了一些,因為昨晚忙到很晚才將種子收集完畢。看著手中不多的野菜種子,他知道還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收齊。不過,他已經在空間中種下了一些新的種子,相信下次應該能收獲更多了。至於那些蔬菜,楊帆並沒有收摘,讓它們繼續在空間中生長著。反正隻要不摘下來,它們就會一直保持著成熟的狀態。

想到今天還要去找大爺爺商量事情,並且還要安排人運送東西,楊帆趕緊匆匆吃完早飯便向大爺爺家趕去。此時已經是七點多了,他和蔣叔、張叔約定的時間是八點。

來到大爺爺家後,楊帆發現大爺爺正和兩個人等著他。哦,原來其中一人是大傻和他的父親朱伯。朱伯是祖先帶來的仆人的後人,一直以打魚和換取各家的物品為生。大傻是朱伯的兒子,因為有些傻氣,所以大家都叫他大傻。他還有一個哥哥在外地打工。大傻的母親在大傻出生後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在朱伯的記憶中,楊帆一直是一個對村子裡的人非常友善的人,雖然話不多,但經常接濟一些老人,有時還會把打來的魚送給各家吃。他家裡的東西都是各家買了之後用魚來換取的或者各家直接送給他的。

楊帆走上前去打了個招呼:“大傻和朱伯好啊。”

朱伯樂嗬嗬地回應道:“楊帆好呀,你現在真是出息了。”大傻則在一旁傻乎乎地笑著看著楊帆。

楊帆謙虛地說:“沒什麼,隻是想為村子做點貢獻而已。”

朱伯聽了這話後似乎還想說些什麼,但最終沒有說出口。楊帆也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他和大爺爺打完招呼後,便帶著大傻和朱伯走出了村子。他們一路走到朱伯的小船旁,楊帆對朱伯說:“我們去出山的懸崖那看看吧!”看著朱伯熟練地撐著船,楊帆心想,以後在水庫這兒開個船帶遊客玩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現在還不能說得等橋修好了再說。半個多小時的等待後,朱伯的船終於抵達了楊帆指定的地點。楊帆迅速掏出手機,給蔣宇撥去電話,聲音中難掩興奮:“蔣叔,我已經抵達懸崖下,看到了你們在山上搭建的壯觀台子。”

“很好,你在那裡稍等片刻,我立即安排將船吊下去。”蔣宇的話音剛落,楊帆便目睹了一個壯觀的景象——一艘長達4米餘、寬逾15米的船緩緩從天而降。待船隻穩穩當當地放置在地麵後,楊帆敏捷地爬了上去,將船錨穩穩地投入水中,接著麻利地解開了上方的繩索。這樣的場景重複了四次,四條船依次被安全放下。

隨後,楊帆看到上方的工人們被吊塔小心翼翼地送下來。然而,他並未過多關注下方的動態,心中更加渴望能親自上去探索那未知的境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