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縣城的菜市(1 / 2)

() 對於縣城的蔬菜市場,吳飛就沒有去了解過了。隻知道縣城周邊有不少菜農,不過好像種植的麵積都不是很大。

縣城附近種地的,大部分都是本地的村民。現在種糧食不賺錢,就算國家有種糧補貼,可是大家的地都不多,一家有三五畝地的,就算是大戶了。

幾畝地的補貼拿不到多少錢,好像現在國家對種糧的補貼,是種的越多補貼的標準越高。

可是像吳飛他們這樣的山區,哪裡有成片的土地啊。大部分的都是山地,而南方的糧食作物,一般都是種植水稻。

所以在吳飛他們這裡,糧食種植是根本就形成不了規模,更加不要說什麼申請大規模的種糧補貼了。

不過這幾年倒是隻要種了糧食就有補貼,村裡給統計上去,縣財政就直接把補貼款打到農戶的賬戶上麵了。

吳飛他們家裡今年好像就有差不多有一百多塊錢的種糧補貼,前一段時間村裡已經統計好了,全村160多戶人家,水稻種植100畝還差一點。

平均一戶人家才種了七分田的水稻,平均到全村500多個人上麵,每人才種了二分田不到。

吳飛家一家三口,加上姐夫家三個,也就是比全村的平均水平稍微高那麼一點。不過就算這樣,也可以拿到100多塊錢的種糧補貼。

其實現在政府是想儘辦法鼓勵農民種植糧食,買肥料有補貼、買種子有補貼、買種田的農機也有補貼,糧食種出來了,還是有補貼,就是種糧受災絕收了,還是有補貼,可是還是沒有幾個人願意種糧食。

就算種了一點糧食的,也是留來自己家裡吃的吃的。再想回到上一個世紀,農民交完公糧以後,還有餘糧拿出去賣錢,那樣的場景是很難再現了。

聽說明年縣裡還會給種糧戶統一育苗,也就是現在種水稻,不需要自己育苗了。

把要種植水稻的農戶統計上去,需要的麵積確定以後,在每一個村找一個專門的人統一育苗,農戶到時候可以免費領到秧苗。

然後政府再給育秧的人補貼,上次村裡征求意見,還問吳飛家裡要不要幫村裡育水稻秧苗呢。

不過吳邦以家裡果園事多,再有自己到時候也要賣辣椒苗,所以就拒絕了。

在育水稻秧苗的時候,正是辣椒苗需要大量人工的時候,哪裡有空去管水稻秧苗的事情啊。

不過現在育苗的人還沒有確定下來呢,按照上麵的意思,是可以一戶人家把所有的任務都承包下來,也可以幾戶村民一起,聯合承包。

村裡幾個有意向的,現在還在觀望。主要是上麵的補貼標準還沒有下來,暫時還在統計明年有意種植水稻的麵積和人數。

補貼標準下來,最早可能也要等到過完年以後了。不過以吳飛的估計,就算免費的發放秧苗,村裡種水稻的也不會很多。

不說以前灌溉用的水渠現在幾乎都荒廢掉了,就算能抽到水的地方,可是能種田的人也不多了。

現在能種田的,今年多多少少都種了一些水稻。明年免費發放秧苗以後,最多也就是把現有的種植麵積擴大一點,明年全村的水稻種植麵積能到二百畝,就算是留在家裡的這些老頭們給力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