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險(2 / 2)

吳飛他們村裡在今年的這一場風波中,也是死掉了不少的豬。吳飛他們村有一戶人家,就是因為在鎮上買了幾斤豬肉回來。

然後把吃剩下的菜倒給自己家裡喂的那兩頭豬吃了,結果兩頭兩百來斤的大肥豬就這樣的死掉了。雖然政府每一頭豬都補助了400塊錢,可是那一戶人家兩夫妻還是氣的好幾天都吃不下飯。

吳飛聽老爸說,從那以後,他們家好幾個月都沒有買過一次豬肉吃。

就算是養雞鴨的,風險一樣的不小,反正新聞上麵是不是得報道某某地方發生禽流感。

吳飛他們這裡也是隔不了多久就會發生一次雞瘟,就像每年都會發生的流行性感冒一樣。

而隻要雞場一發生雞瘟,那死起來雞就是一片一片的。

要不老話總是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除了規模化養殖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以外,就算是種地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彆是在同一種作物多到一定規模以後。

在吳飛他們讀小學的時候,村裡經常就有人來收野生的黃薑。

黃薑也叫枕頭根、黃連參、地黃薑、野洋薑,是生長在土裡麵的根莖,是一種藥材。

黃薑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民間反映根莖有滋補作用,但食用過量能引起頭昏、眼花等中毒症狀;搗爛的根莖可以毒魚。

每年的春天和秋天,都可以在山上挖到。挖回來以後,把黃薑切成一塊一塊的,然後在太陽底下曬乾,就可以拿到鎮上的藥店裡麵賣錢了。

不過吳飛他們都是賣濕的,到了放暑假的時候,吳飛他們總是會喊上幾個小夥伴,拿著一個小鋤頭跑到山上去找黃薑。

這個時候的黃薑經過大半年的生長,正是最粗壯的時候。上麵的苗也是最茂盛的時候,隻要附近有黃薑,很容易就能夠發現。

有的時候找到一棵大的黃薑,一棵就可以挖出來一兩斤。

吳飛現在還記得,當時的黃薑價錢最貴的時候可以買到兩塊多錢一斤。這還是那一種剛剛挖出來濕的黃薑。

在價錢最好的那幾年,每到放暑假得到的那一段時間,經常會有人來村裡收黃薑。

為了多賺一點零花錢,像吳飛他們那樣年紀的小孩,經常會上山去挖黃薑。

吳飛就記得自己一放暑假,隻要家裡沒有安排自己做事,就會和小夥伴們跑出去挖黃薑。就連平時上山放牛,也會帶著一個小鋤頭,發現黃薑就馬上挖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