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本熊前腳剛走,康柳忍不住說道:“這人和你什麼關係啊,怎麼會跟他說這樣的的話,還說什麼蘑菇賣不出去找你?我記得你一直都不管村裡人的事的啊,就是彆人來家裡問你,你說起來也經常是模棱兩可的,從來都沒有和今天一樣,這麼強烈的建議彆人做什麼的。”
“他哥吳本森和我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是同班同學,關係也一直都很好的。自從我認識他們兩兄弟起,他爸媽就一直在外地種蘑菇,他們兩兄弟隻有放暑假的時候,才會去他爸媽那裡住一段時間。
不過他們兩兄弟平時的零花錢倒是蠻多的,最起碼比我那時候要多好多倍,而且也蠻大方的,經常會請我吃東西。
而且他爸媽種蘑菇的技術是真的很好,以前老爸就跟他們學過怎麼種蘑菇。現在村裡這麼多來批菜的,蘑菇隻要種出來了,還真的是不愁賣的。”
平時市場上麵賣的大多都是種植的平菇,一般賣五六塊錢一斤,價錢並不便宜,可就算是這樣的價格,也經常買不到新鮮的蘑菇。
吳飛沒有去打聽過附近有沒有種蘑菇的,不過想來應該是沒有的,要不然以前經常來村裡賣菜的那些三輪車上麵,就不會經常是那些乾巴巴的蘑菇了。
要是真的種出來了,不說吳飛可以幫忙推薦給蕭勁鬆和馬嚴文他們那四五個大的批發商,就是平時那些來進貨的攤販,一天也可以消耗掉好幾千斤。
上個星期吳飛統計了一下,穩定來村裡批菜的小菜販,現在平均每天有45個,比起四月份的時候差不多增加了一半,並且還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並且每逢大集的前一天,來村裡批菜的人就越多,上個星期來人最多的一天,是76個人,這還沒有算上縣城裡麵那些大的蔬菜批發商。
去年大的批發商隻有蕭勁鬆和馬嚴文兩個,今年一下子就增加了3個,穩定合作的批發商現在已經有5個了。並且這些人還不是吳飛自己去找的,都是他們自己找上門來的。
其實要是吳飛想的話,還可以聯係更多的批發商,可是地裡的產量也就那麼多,現在供應這五個批發商和那些小菜販都有一點供應不過來的感覺,吳飛對那些後來找上門的批發商,也隻能忍痛拒絕了。
現在村裡種菜的人雖然是慢慢的多了起來,可是看上去人多,種出來的菜卻沒有多少,因為每家每戶種的麵積都不是很多,除了少數幾家種的多一些,也就是三五畝麵積。
大部分的人,種植的麵積都在一畝以下。他沒有具體統計,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全村人種的菜,就算加起來也沒有自己種的一半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