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第六百四十一章 楊雪梅帶來的政策(2 / 2)

要是價錢不好的話,或者萬一賣不出去,對於他們來說也算不上什麼大的損失,最多也就浪費掉一點買種子的錢和一些農藥化肥的錢,再加上自己種菜花的功夫。

不過因為規模不大的原因,就算是有損失也大不到哪裡去,所以大家就算是虧了,最多也就是歎息一聲,轉身就回家帶孫子孫女去了。

畢竟現在很多留在村裡的人,最大的任務就是幫在外麵打工的子女,在家裡照顧好他們留在家裡的小孩子。

要是讓他們一下子掏幾千上萬塊錢出來修大棚種蔬菜,對於他們的壓力就不是平時隨便種一點菜可以比的了。畢竟投入有那麼大,壓力也就不一樣了。

所以前一段時間村裡說建大棚的事情的時候,雖然動心的人很多,畢竟有吳飛家這個榜樣在那裡擺著呢。

可是就算是這樣,大家動心歸動心,要他們真的掏錢出來修大棚的時候,大家就有點猶豫不決了,大部分人都抱著建一個小一點的大棚,就算是賺不到什麼錢,最起碼虧進去也不會很多。

農村人就是這樣,因為賺錢不容易,所以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這件事情萬一沒有做好,產生的損失自己能不能承受的起。

“這次我回去過節,也找人了解了一下建大棚的成本和補貼的事情,我們地區的政策是按照大棚建成以後得成本報銷25%。不過縣裡對於發展成為蔬菜種植基地的村子,在資金方麵有另外的支持。就是修建大棚,也能夠多拿一筆補貼,數目和修建大棚的補貼差不多。

這樣一來,就是相當於花以前一半的錢就可以修建起一個大棚了。而且縣裡和鎮裡都會組織專家,來給大家培訓先進的種植經驗,也會給大家尋找合適的銷售渠道。” FěìSUZw·

對於楊雪梅說的銷售渠道和專家培訓的事情,吳飛並不怎麼關心。現在村裡的蔬菜差不多是出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專家培訓的事情,吳飛絕對並不適合自己村裡麵那些種菜的人。

要知道現在留在村裡的還在種菜的人,大部分的年紀都在50歲以上,而且很多人讀的書並不多,要他們按照專家說的方法去種菜,還不如靠他們幾十年摸索出來的經驗靠譜一點。

而且現在很多的專家也不是那麼靠譜的,說起來一套一套的,可是不一定就適合吳飛他們村裡。現在村裡種菜都是自發性的行為,種什麼東西全部都是看各家自己的意願,所以也說不上有什麼規劃之類的東西。

不過村裡現在種菜的,吳飛家占的麵積就要占整個種菜麵積的一半,所以也說不上大家跟風種一種東西,反而大家都會選擇一些彆人家沒有種的東西去種。

所以現在村子裡麵的蔬菜品種是各種各樣的都有,隻是單一品種的產量並不是很大,當然了,吳飛家裡種的除外。吳飛地裡種的菜,現在種植麵積最小的蔬菜,也是從五畝起步,大部分的直接就是十畝十畝的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