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本小利薄(1 / 2)

“做豆腐泡很費油嗎,油這麼貴,做豆腐泡能賺到錢嗎?”

三娘看到李逸掏了二兩黃金買下一百斤蔓菁子油,心裡很是沒底氣。二兩黃金啊,她家做豆腐這麼多年,也沒賺到這麼多錢。

“現在的油價確實貴,這會讓油豆腐泡的成本高些,但隻要我們選對了客戶,就不用擔心賺不到錢。”

還是那句話,不能把油豆腐泡當成普通豆腐賣,不能跟以前一樣在集市賣給普通平頭百姓,大家肯定吃不起,賣便宜了也賺不到錢。

“你家一斤黃豆出多少豆腐?”

“一斤黃豆能出兩斤半老豆腐,五斤嫩豆腐。”三娘如實道,“我們家做的豆腐,大半是跟人換豆子,一斤豆子換一斤半老豆腐,或是換三斤嫩豆腐。”

“賣多少錢一斤老豆腐?”

“二十個肉好。”

李逸心裡粗略計算了一下,這一斤老豆腐賣二十錢,也就是現在集市上一個籠餅的價格。因為鄉下百姓大多沒錢,所以羅三家賣豆腐也可以換,主要是用黃豆換,他家收了黃豆正好做豆腐。

如今黃豆比小米價格還便宜點,每斤黃豆約二十六錢。

羅三家,一斤黃豆可以出兩斤半老豆腐賣五十錢,毛利二十四錢,剩下的主要成本是鹽鹵、柴火和人工。

豆腐換豆子,換回一斤豆子要少賺四錢。

但羅三娘卻說家裡做豆腐現在賺不到什麼錢。

“我家現在每天做兩鬥黃豆的豆腐,一鬥做成老豆腐,一鬥做成嫩豆腐。”

李逸想了想,“那如果你家每天這兩鬥黃豆做出來的豆腐賣掉,毛利得有十斤黃豆左右,還有豆腐渣沒算上呢,”他感覺挺賺錢的,毛利百分之七十以上呢。

“不是這樣算的,做這兩鬥豆腐,要挑豆子泡豆子,光是磨豆漿,得兩個人磨半天,半夜又得煮漿點鹵然後壓豆腐,天不亮便要挑著豆腐去趕集,逢完早集又要走村竄戶的把剩下的豆腐賣完,

就跟今天一樣,經常會賣不完。

大多又都是換回豆子,利又少些。”

如今糧價高,一鬥多黃豆聽著能值三百錢,但通貨膨脹下不值什麼錢。

就算每天賺一鬥半豆子,折下來一個月也就二石二鬥半米,這還沒算成本開支,一家人耗費兩三個人力。

而一個長工,一年能有十二石糧左右收入,還是包吃住包兩季衣裳的。

因此算來算去,做豆腐還趕不上給人做長工。

隻是說這是門小生意,家裡女人孩子能夠幫著做做,不比給地主家當長工要求多。

限製羅三家豆腐生意的關鍵,還是銷路,一天兩鬥豆子,往往也難以賣掉,賣不掉的就會降低利潤,豆子換的多,利潤也會降低。

“確實也不容易啊,半夜三更的磨豆腐做豆腐,還要起早趕集叫賣,不管刮風還是下雨,春夏秋冬寒來暑往的辛苦,也隻是勉強糊個口罷了。”…。。

“那我們的油豆腐泡得賣多少錢才有賺?”

“先做出來再說吧。”李逸道。

跟羅三娘聊了這麼多,他算是明白了,要賺錢,關鍵不是單價,還是要取決於市場定位,目標客戶,以及銷量。

要是跟羅家以前那樣一天就做兩鬥豆子,還經常賣不完砸手裡,那根本賺不到錢。

無極東院的西廂廚房裡,

李逸準備試炸油豆腐泡,其實如果以後要專門炸油豆腐泡,做的豆腐還得要調整鹵水等配方,一斤乾黃豆,最好是磨九斤漿,先把第二遍漿和第三遍漿混合一起煮,不能煮開,煮到八九十度就出鍋,跟第一遍的生漿混合,然後點鹵。

壓水也有講究,豆腐坯的含水量最好是控製在老豆腐和豆腐乾之間,差不多就是一斤豆子出兩斤豆腐坯。

李逸知道這個,是因為以前小時候,他奶奶每到過年前,會自己炸油豆腐,年年看也就學會了。

今天賣剩下的老豆腐已經挺乾了,

將就著用也可以,把大塊的老豆腐切成較麻將塊大小,

架起陶鍋,生火,往鍋中倒入油坊夥計送來的蔓菁子油。

“炸油豆腐泡的關鍵是先低溫炸,溫油時入鍋,這樣豆腐就能在鍋裡慢慢膨脹,油溫不能高了,不容易起泡,還容易爆,也不能亂攪動,再就是不能炸太久,要不然豆腐泡會喝油。”

李逸一邊動手炸,一邊把各種細節要點全都告訴三娘,他可沒打算以後自己天天炸油豆腐。

“等到這些豆腐泡都膨脹起來了,這時就要添火,提高油溫,這一步是高溫定型,不能炸太嫩,否則撈起來後會癟掉,就不好看了。也不能炸太老,這樣表皮太硬,還特費油,口感也不好。”

“你感覺差不多時,可以先撈幾個出來看一下,如果會癟,變再炸一會。”

“如果你坯子下鍋,發現油溫太高,結皮,不膨脹,就趕緊先把火抽了,將坯子再撈出鍋,趕緊在豆腐泡上灑水,待發軟後,重新燒火,控製好油溫後再炸。”

李逸很有耐心的講,三娘也聽的極為認真。

為了能夠教好,他特意每鍋隻炸一點,這樣一遍遍的教導後,三娘也都搞明白了,最後李逸讓她來親自操作。

滿屋子都是油香、豆腐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