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賣爆了(2 / 2)

“好嘞,十六碗豆花,多加蔥花、細鹽和香油嘞。”李逸笑著喊道。

三娘趕緊揭開裝豆花的木桶,麻利的開始舀豆花,她動作嫻熟,幾勺正好一碗,而且還能把豆花舀的不碎不散,堆在碗中突出,一顫一顫,欲掉不掉,特顯這豆花的不凡。

李逸則打下手,撒蔥花、撒細鹽,最後再倒上點熟榨的胡麻香油。

條件簡陋,

也沒有椅凳,大家倒也不講究,

每人過來先端了一碗,隨便圪蹴在一邊就開吃。

新鮮熱乎的豆花,雖僅加了點蔥花細鹽和香油,但卻都讓商隊的人吃的讚不絕口。

二十錢隻能買一個籠餅吃,或是買一大塊豆腐,但在這攤上卻能吃到三碗這樣加料的豆花。

領隊小老頭看著乾巴,卻一口氣就把兩碗豆花吃完了,然後看著那邊香噴噴的豆漿,又要了一碗。

豆漿裡也撒點蔥花、細鹽,豆漿本就很香濃,也就不用再加香油。

“你家這豆漿很好喝嘞,挺香也挺濃,還以為都是水。”

這邊夥計們吃著豆花,那邊狗剩幾個孩子還幫忙拿了草喂騾子,而秀芝也幫商隊的人把水囊、葫蘆給再加滿井水。

“味道真不錯,你們以後天天在這擺攤賣豆花嗎?”

“嗯,”

這開張的第一單生意出奇的順利,商隊都給予極大讚許,最後一算,八個人吃了二十八碗。

基本每人都吃了三碗,還有四個人吃了四碗。

總共一百八十錢,

商人挺滿意的,“用半匹絹抵付可否?”

“匹絹如今直三百六十錢,半匹絹恰好一百八,剛好,可以的。”李逸對於付銅錢還是付絹,並無意見。

隋唐錢帛兼行,絹雖說分割不便,但一般半匹、四分之一匹也是可以的,更小就不行了,那會破壞絹的使用價值。

半匹絹兩丈,四分之一匹是一丈,這都是不會損壞絹價值的。

“人歇息吃飽了,騾子也飲喂歇腳了,真不錯。”

領隊痛快的從騾子上取下來半匹生絹,李逸和三娘也展開查看了,確認尺數、質量都對,這樁交易便算完成了。

商隊也沒急著走,坐在樹下聊了會。…。。

李逸也趁機拿出一些腐竹給商隊老頭看,剛才聊天中李逸已經得知,這小老頭來頭不小,正是京兆韋氏家族的一個商隊管事,專門跑長安到漢中這條商路,往來販貨交易,每年為韋氏賺不少錢。

他們去漢中主要就是販藥材回來,

“這是?”

“這叫腐竹,也是用豆製成的,用清水浸泡一兩個時辰即可發開,可葷、素、燒、炒、涼拌、湯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彆有風味,且極有營養。”

李逸也是知曉他們是韋家的商隊後,才拿出來推銷的,

韋管事拿著一根左瞧右看,還掰下一點放嘴裡嘗試,不過他並沒有買的意思。

“我給老哥你裝一點,你回頭可以泡發了做菜嘗嘗,若是覺得好,以後也可以隨貨帶銷,這個腐竹,現在整個天下,也就我們獨家一份,彆地可沒有的好東西。”

“這腐竹啥價?”

“一百五十錢一斤,”

這個價格讓韋管事有點驚訝,“你這是跟豬肉一個價了。”

“豬肉也隻是賤肉,貴族世家可都還不屑吃,我這腐竹卻彆處沒有的上等好貨,這雖是素食,但天下吃素卻又有錢的人可是很多的。”

韋管事也是馬上想到了有錢又吃素的和尚,還有那些信佛的居士們。

“這價格有點貴了。”韋管事嘴上卻道。

李逸也隻是笑笑,“要不我給韋管事拿十斤,你可以捎帶著銷銷看?”

韋管事還猶豫,李逸馬上出撒手鐧,“不用先付錢,你先捎著賣,一個月後再結賬,若是沒賣完,剩下的都可以退還給我。”

韋管事沉吟片刻,也不知道心裡怎麼想的,最後答應了。

這事看著也沒啥風險,憑著多年經商的經驗,他直覺這個腐竹是個好東西,特彆是李逸提醒他那些有錢又吃素的和尚、居士們,是不錯的銷售對象。

帶點貨試一試,也沒啥損失。

“你這麼信我,先賣後錢?”韋管事道。

“當然。”

“好,那我就拿十斤捎帶賣賣看,一個月後再會,無逸老弟。”韋管事他們繼續啟程趕路,李逸送彆,因為一碗豆花,兩人還成了生意夥伴了。

此去漢中五六百裡,沿子午道南行,翻山越嶺,道路還是比較艱難的,商隊大概得半個月才能到漢中,在那邊交易、采購,再返回,差不多也要一個月了。

“老哥慢走,祝一路順風又順水!”

“借你吉言,走了。”

商隊牽著騾馬漸漸遠去,

三娘激動的臉色通紅,都要跳起來了。

“沒想到早上開張第一筆生意,就賣了半匹絹。”

她對李逸真是佩服無比。

“看,又有人來了,騎馬的,好幾個,趕緊招呼。”李逸也挺高興,定價一百五十錢一斤的腐竹,韋管事肯捎十斤試銷,這說明在韋管事這樣的老商人眼中,這玩意也是有商機的。…。。

李逸也不擔心他會黑他十斤腐竹,京兆韋氏的臉麵肯定比這十斤腐竹值錢。

三娘上前吆喝,果然這第二撥人,也願意來一碗豆花,順帶歇歇腳。這年頭能騎的起馬騾的人,當然是消費的起十文一碗的豆花的,何況第二碗還半價呢。

喝兩碗,一碗才合七文半,要是喝三碗,一碗才七文不到。

價格實惠,

而嘗過之後,都讚不絕口。

第二撥,第三撥,當朝陽升起後,路過羅家灣木橋的人更多了,不少人都願意停下來歇歇腳,順帶吃碗豆花,或是喝碗豆漿,

當然就純歇個腳,小攤也給大家提供免費的清涼的甜井水,或是涼白開。

一早上,大橋人來人往,橋頭大樹下的小攤也熱鬨非凡。

賣了也就兩個時辰,三娘提前做好的豆花豆漿都賣完了。

五鬥豆子的豆花、豆漿,那可是三百多碗,賣了兩千多錢,全賣光了。

“做少了,我趕緊回去喊我阿耶和嫂子們再做。”三娘興奮之餘又很可惜。

李逸道,“哪來的及,豆子泡發都得半天,還要磨漿呢,今天這麼好的結果也是出乎預料的,多泡點豆子吧,明天多做點,”

“可現在還早呢!”

“那就先不收攤,給大家提供點免費的涼白開、甜井水這些,跟大家宣傳下咱的豆漿豆花就是。做買賣嘛,主要是細水長流。”

李逸招呼秀芝娘三,“我帶你們去馮家堡找董秀才診查下身體,再買點布料回來,我順便還要去看下訂製的鍋具。”

秀芝覺得不必去看大夫,花那冤枉錢,但李逸覺得還是有必要的,有沒有啥傳染病李逸不知,但他是發現她們頭發上有虱子跳蚤這些玩意的,甚至栓柱兄弟倆身上還有點皮膚病,

不給治好,還會傳染給自己。

“你啥時去碾灣馬蹄寺啊?”三娘仍惦記著腐竹、油豆腐的銷路。

“先去馮家堡,下午去碾灣。”

木子藍色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